生活小百科《原木砧板的保养》

标签:
砧板的保养杂谈 |
分类: 科普、生活小常识 |
这是一块1985年买回家启用的砧板,中间有一条裂缝是用中性玻璃胶补上的。本来它应该是完好无损的,只因10年前的一次不经意的失误而造成的。算起来这块砧板今年“28岁”了,除了那条裂缝之外,其他地方都平整坚实可用,所以我才舍不得丢弃,弄了点中性玻璃胶把它补好,切肉切菜甚至剁肉馅,只要小心点不要切到玻璃胶就没问题。因为我在补上玻璃胶以后,等玻璃胶胶凝固,我就把修补面铲平了,过后,玻璃胶收缩,砧板既不渗水,切菜切肉也不会切到玻璃胶,保证不污染食物。
现在我就讲讲我是怎么保养这块砧板的,是什么失误导致它有了裂缝。一般的原木砧板,不管是松木的还是更优质的砧板木,如果保养不得法,它很快就会变形和产生裂缝,而且裂缝越来越大,很快的这砧板就报废了。大家且别笑话我抠门,我在1985年是用65元买的这块砧板,它足足有五公分厚。我买下它,几乎是用了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所以我必须认真保护好它。我采用的办法是,不要怕麻烦,新砧板买回来,先把它放在大盆中用含油的开水(最好是洗米水)淋泡,然后让它在水中自然冷却,一两个星期都让它泡着,但是每天要换开水。注意,千万不要放到开水中去煮,煮了就坏事啦!这样的措施坚持一两个月,砧板基本上“成熟”不变形,就可以不再泡水中了。但是,要经常把煮饭做菜剩余的开水都顺手淋到砧板上,淋时两面要均匀。放置时要把砧板立起来,保持两面通风。就这样,这块砧板用了15年,既不变形,也无裂缝。
大家一定会问,15年后,那裂缝是怎么来的。问题就出在怎么放置砧板这个骨节眼上。1997年,我因病离家住院七七四十九天,儿女在外读书,老伴在医院陪护,家里摆的是“空城计”。等我病愈回家时,当时正值干燥的冬季,那块砧板除了出现头发丝一样的放射状裂痕外,什么问题都没有。经过几天的开水淋烫以后,又恢复原样了。2000年,儿子在广州供了房子,我们准备退休以后到广州定居,所以把砧板也带到广州住处了。老婆把砧板平放在厨房案台上,然后就回我们的工作地点了。儿子每天上班,没有在家里自己煮饭,那块砧板就这样在案台上放置了十几天,当我到儿子家时,发现砧板上就有大裂缝了,怎么补救都无济于事。原来就是平放惹的祸,砧板那么厚,其中一面压在台面上,不通风不透气,水份基本上不散失,而面对空气的一面,水份蒸发快,砧板两面干湿度就不平衡了,不爆裂才怪。我本来是想废弃了它,但是在超市买回一块百多元的砧板,说是什么上等的砧板木,但是,用我原来的办法能防止它爆裂,却不能保证它不变形。为什么呢?原来它不是什么真正的优质砧板,而且比较薄,只有
我认为,与其买这样质地比较薄的所谓“优质原木砧板”,不如买价格便宜的竹制砧板(如图),我的这块竹砧板也是用了十来年,它不需要怎么精心保养,到现在还是基本上完好可用。只是这种砧板只适合用于切熟食、蔬菜、水果,不适宜用来剁肉馅,因为它很容易产生碎屑。剁肉馅还得用原木砧板。以上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