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下乡知青纷纷回城。这时候,在县城里,最吃香的单位要算劳动局和知青办了。那时候的官场,正气较浓。特别是县一级领导,不但不会收红包,连一些热心群众送的土产烟酒之类的小礼品,不是被婉拒就是照价付款。但是,下级有实权的某些办事员开始滋长不正之风。人们办事不怕找领导,就怕找掌公章、开介绍信的干事。他一句“我找领导研究研究”,你聪明一点就会会意,这是说“烟酒、烟酒”,也就是“烟搭桥、酒开路”之意,有几包《大前门》牌香烟、一瓶米酒打点,才可以顺利办事。
某县知青办的Z干事,在群众中早有“研究(烟酒)干事”之称,別看他官不大,只是个股级干部,但是,知青回城必须经他写介绍信盖公章这一关。许多知青为了早日取得介绍信到省城单位报到,唯有烟酒侍候。Z干事办事还特別认真,
他会嘱咐有关知青,可以下班后到他家里取介绍信,当然,这里也就包含有研究(烟酒)的意思了。知青小邓,下乡多年,一向劳动积极,表現很好,深得生产队、大队之好评。在知青回城的文件下达以后,生产队和大队都极力推荐小邓回省城安排工作,让小邓到省城联系接收单位。由于有大队的推荐,面试情况也令人满意,省城某单位很快就决定接收小邓到单位安排工作,並办好了相关手续。現在百事俱备,就等县支青办的一纸介绍信了。小邓兴冲冲地来到县支青办,把相关的手续放到Z干事的办公桌面,Z干事看了,笑咪咪地说:“好,我们研究研究,你今晚到我家去看看,若批准了我就给你,不用你再跑到办公室。”小邓满心高兴,觉得这干事办事认真,态度很好。晚飯后,他两手空空,如约来到了Z干事家。Z干事一看,
小邓竟然是空着手来的,于是,脸色一沉,嗡声憋气地说:“领导还沒研究,明晚再来吧。”一连三晚,都是同样答案,小邓纳闷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这么回事。
当时,知青劳动好的,每月可掙二、三十元,县里的工资水平,最高的每月120元,最低的学徒工每月22元。每包丰收牌烟价0.28元,大前门0.40元,上好的茅台酒每瓶也就十多元。按理,买些烟酒的钱,小邓咬咬牙,也可湊得齐,可他就是嚥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千方百计地找到了一个包装完好的瓷茅台酒瓶,在瓶中灌满了尿液,把盖封好。这小邓还真有一手,竟把这瓶“茅台尿”
装扮得像刚买回来的茅台酒一样。过几天就是中秋节,小邓估计Z干事看到这么高级的酒不会马上打开, 起码到中秋节才会打开,
不至以当场露馅。于是,小邓又买了两包“大前门” 压陣。晚上,到了Z干事家,Z干事一見有礼到,
立即笑逐顏开地对小邓说:“今天领导刚批下来,你来得真巧。”笑纳了小邓的烟酒之后,Z干事立即把介绍信给了小邓,其实这介绍信早在他口袋中放了好几天。
事不宜迟,小邓拿到介绍信,第二天,马上到省城单位报到並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向单位领导作了汇报。领导听完,哈哈大笑,对小邓说:“你做得对,对这样的不正之风,就是要抵制!”
中秋节那天,Z干事约了几个好友聚餐。他把茅台酒拿出来炫耀一番后,就把盖子打开,一股臭尿酸味冲瓶而出,弄得Z干事狼狈不堪。第二天,他一早就打电话到省城小邓的接收单位,说小邓有严重问题不宜回城,请立即把小邓的关系转回县里。可是,对方单位的答复是:小邓已经把他的问题交待清楚。我们认为小邓为人正派,在反对不正之风方面更是值得大家学习,这样的人我们要定了。Z干事放下电话,垂头丧气地仰天長叹了一声。人们不知他是愤怒,还是内疚、羞惭。恐怕只有他自己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