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蝴蝶2(长篇海外成人小说连载)
(2009-06-25 19:22:58)
标签:
情感原创小说 |
分类: 逆风蝴蝶(海外成人小说连载) |
(一)引子
大部分英国人都没有意识到美国911对他们的影响之一竟是大量中国留学生的涌入。英国这个教育依然传统的国家,曾有不尽的欧洲学生和来自印度,日本,韩国的亚洲学生;也有一些华人,他们多来自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但是,欧洲经济的不景气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变幻了这里的教育季候——英国对中国学生的签证的大门就大大地敞开了。与此同时,口袋丰实一些了的中国家长,已不太在意美国的奖学金;英镑的坚挺和打工的淘金故事则让中国学生感到与其“托福美国”,不如“雅思英国”。风水轮转,留遍美加、澳洲及欧洲大陆,还有日本、马来西亚……最后亮相的才是英伦----不愧为“末日帝国”。
在英国考文垂市做房东的牛佰瑞,是从英国罗孚汽车公司退休的工程师。他对罗孚汽车公司的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早已厌倦,经过再三的思考和等待,他抓住机会提前内退。一笔数额不小的退休金使他进入了房东这一行业。有他伦敦的弟弟做榜样,他物色的是临近大学的一处房产。他弟弟在伦敦是以做房东为生,大学生们总是他比较好的房客,即使个别有些麻烦,假期或毕业也会走人。
牛佰瑞买下保龄路的房子后,动了做工程师几十年的工具装备,又慢慢试着中央供暖系统的装配技术。半年以后,他竟自己搞完了全部装修。房子出租以后,他又买下了飒飒路一处,这时正是2001年,美国911发生之际。
飒飒路的房子又脏又烂,他一边装修一边看着各类房子的市值天天在涨。庆幸的同时,他又后悔没有早下手再抓一套。他算算现钱和贷款,总也追不上房价,感觉飒飒路一完工,他就要再次退休了。
他不知道这保龄路和飒飒路两套房子最终全部住满中国人,演尽风云故事;而他在中英之间往返,哪得退休?这是后话。
越过英吉利海峡,飞机开始下降,从万米高空,两千米、一千米,台阶式地降,机上的大屏幕随时显现着高度示意图与舱外温度。英伦小岛绿得像翡翠,柔得像丝绸,如此接近了!冲向它的怀抱—-这是诞生莎士比亚的绿岛,这里有徐志摩念念难舍的康桥,王子、公主们依然聚居,英伦的玫瑰王妃戴安娜却凋零了……哈里波特仍在风行,贝克汉姆魅力依旧。大不列颠就在脚下了,大家起身略带得意地告别刚认识的四邻。
胡蝶颖掏出一盒七彩的戒指让卢芸挑一个作纪念:“我在批发市场买的,你挑一只吧,多漂亮!”
芸儿挑了一只白水晶钻的蝴蝶,她戴在中指上,冲颖展示了一下,说:“谢谢你!
“卢芸,后会有期!
芸在伦敦留学,做多媒体硕士,快毕业了。她刚回国一趟,并去香港参加了凤凰卫视的面试。数年留学生涯花去了几百万人民币,“不知什么时候能扳回本儿来呢!”她这么说的时候,还为居留的问题担忧;“真不如嫁个博士算了。自己拼,不知什么时候到头呢!”
颖与她一路聊过来,认真地许诺:“我有机会一定帮你介绍个博士。我老公也会帮忙。”没想到曾经是湖南卫视主持人,又有一个开广告公司的老爸,留学多年,风流时尚的芸儿,居然也会愁嫁!
波儿在一旁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见到爸爸呀?”颖看着表,在算,她的表还是北京时间。
芸说:“波儿,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波儿终于撑不住,睡了。他蜷缩着,像只倦怠了的小狗,颖直到飞机停稳了都不忍叫醒他。
与北京火车站的汹涌人潮,拥挤嘈杂相比,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出关的路,漫长而静逸,令人感觉如此遥遥无期。
5岁的波儿,背包里塞满了他不舍得放弃的中文光碟,跟着鱼一样的人群无目的地向前走。妈妈双肩斜挎四个包,双手各提两个袋,已经不可以牵他的手了。
人们随着走廊的引导左转右转,下扶梯,上扶梯,终于到了一个宽阔的大厅,人群自动分成十几队弯弯曲曲的向前移,妈妈和波儿终于慢慢停下来。不管是站是坐,波儿背上的包都坠得他身体后倾。他刚才在机上足足有九个小时没有睡觉,吃的喝的什么也没有错过,上下前后跑遍。飞机下降时他才开始睡觉,只睡了半小时,就被妈妈叫起来下机。他不知道这已是北京时间凌晨一点了。这一刻他干脆侧躺在地上,好让背包能落在地毯上。
队伍蜿蜒向前行的时候。他只在隔离布带下面抄近路,爬过去。希思罗机场蓝灰色的地毯看上去很干净,妈妈一点也没有抱怨他。
爸爸走了以后,妈妈对波儿说:“你现在是家里的男人,要照顾好妈妈,还要照顾自己。”他认认真真地做了。
妈妈问过他:“我们要去英国找爸爸,你还记得爸爸的样子吗?”
分别半年,波儿真的记不清爸爸的容貌了,他说:“我记不清他长什么样了,怎么办呀?妈妈。”就急哭了。满眼的泪含不住,瞬间就滚下来了!
妈妈说:“别担心,我们有爸爸的照片,你要记住爸爸的样子。到了英国,爸爸会来接我们的。”他不知道他的眼泪让妈妈心里一惊,忍不住搂住他。
“哈哈,哈哈。”波儿开心地笑,脸上挂着泪,妈妈是聪明女人,她的办法总是很好。
“我们要坐大飞机去。”妈妈搂着波儿说。
妈妈没有爸爸的住址,被一个英国女人带到另一个小房间,波儿坐在椅子上就睡。不知妈妈是不是紧张,她放下一部分行李,揽过波儿,努力搂住他,。那英国女人又来了,妈妈会英语,妈妈讲爸爸刚搬了新家。波儿听说过是有楼梯的房子,在楼上睡觉,在楼下玩儿。
妈妈拿到一张白色的硬卡片对波儿说:“我们可以走了。爸爸没有把地址给妈妈。我们需要把这个卡片填好,寄回来。”妈妈总是把一切解释波儿,好让波儿放心明白。她收拾所有的包,背好,轻轻用手臂推着波儿走。上转下转,又走了很长时间,在一个大厅里,行李轨道已经停运了,有两件孤零零的行李立在地上。妈妈开心地说:“看,是我们的行李!”妈妈找了手推车,把所有东西堆上去,连同波儿的背包。波儿问:“什么时候能找到爸爸呀?”妈妈说:“快了,还要往前走。”
再往后,人多了,很乱,一大圈人在栏杆后面,向这里望。妈妈推推波儿,看:“爸爸来了。”
爸爸向波儿跑来,抱起他:“波儿,你好吗?”
“哦,爸爸,我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才找到你呀!”波儿慨叹一句,好像终于松了口气。
那一刻,颖震惊不已,原来5岁的波儿心里有那么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让他舟车劳顿中,坚持不眠。
在嘈杂的希斯罗机场出口,各色人种擦肩而过,发出各种语言的欢呼。颖和凡之间没有拥抱和接吻,一如从前。
颖看看腕上的表,已是北京时间凌晨2点了,她把表调到伦敦时间,才承认自己完成了与北京的时空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