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析《大漠古城》

(2011-05-25 09:52:39)
标签:

美文赏读

杂谈

分类: 美文赏读

                         《大漠古城》赏析

孙长江   

    读大气磅礴的散文,是很鼓舞人的。《大漠古城》就应该是这样一篇有棱有角壮人魂魄的文章吧。一座曾经“如璀璨的宝石”也曾经“灿烂缤纷”而如今已经“阒无声息”的千年古城,作者摇笔散珠,突然就苍凉地巍峨在了读者眼前,秘密何在?除了作家独具只眼,精准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进而先整体再局部,用简笔,大刀阔斧;用繁笔,精雕细琢,真正达到了看似率尔操觚实则韫玉怀珠之境之外,线索的“功劳”也是很大的。本文线索为行踪,体现线索的文字,至少有三处:“当高昌古城突然在前方出现时,轮到我惊诧了”,一句话,我们就甘之如饴地跟着作者走进了高昌古城,随着作者的惊诧而惊诧;“ 视野突然开阔起来。我发现,自己已走到了一块宽阔坦荡的平台上”,又是一行用来体现线索的文字,带领着我们深入到了即便被遗弃仍旧“宽阔坦荡”的古城平台上,站在这平台上,如果我们的想象力足够丰富,眼前一定会再现出这座古城繁盛时期那“车如水来马如龙”的繁华景象;“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古城的边缘”,一句话,一句又一次用来体现线索的话,导引着我们跟着满腹感慨的作者“走”出了谜一般的大漠古城,高兴地看到了“新的城市正在崛起”……历史就是这样吧,旧的去了,新的来了,“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明眼人,更会发现,作者在写景状物时,笔一直就没离开过“太阳”。一开篇,“吐鲁番盛夏的太阳光,是真正的火焰。在热辣辣的阳光烤灼下,所有一切都仿佛在冒烟,在喷火”;继而又是一句写得很美仍旧没有离开“太阳”的拟人的句子,“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大小小的卵石,像一些惊诧的眼睛,呆呆地瞪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紧接着好像我们“热”得还没到份儿一样,作者又连珠炮似地不断渲染着古城内阳光的“炽烈”:“连带着它们在阳光下的浓浓的阴影”、“在炽烈的阳光下,我流着汗,和残墟断垣们默默对峙”、“ 胖男孩抬起头,对着强烈的阳光眨巴着一对深棕色的大眼睛”……用语一向俭约的作者何以要如此“铺张扬厉”呢?胖男孩的一句话道出了全部秘密:“因为它,太阳……”是啊,太阳在,古城在;太阳在,新城在崛起;太阳在,人类还将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创造出前人永远也想象不出来的繁荣! 

                                                       2011年5月25日于巴掌书屋     

                                   大漠古城
                                         赵丽宏
  吐鲁番盛夏的太阳光,是真正的火焰。在热辣辣的阳光烤灼下,所有一切都仿佛在冒烟,在喷火。汽车在大戈壁中飞一般奔驰,公路边那些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大小小的卵石,像一些惊诧的眼睛,呆呆地瞪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
  当高昌古城突然在前方出现时,轮到我惊诧了。这真是奇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居然会有一座被遗弃的城市,一座真正的古城!远远看去,它像一群风化的土山,走近细看,才能从千奇百怪的形状中辨认出房屋、街道、围墙的轮廓和残垣。
  阒无声息。只有那些高低起伏的、方的、圆的、不规则的残墟断垣,连带着它们在阳光下的浓浓的阴影,一座座一片片迎面而来,像一群沉默的幽灵……据说,历史学家能在这迷宫般的黄土堆中分辨出一千多年前的王宫、寺院、商场、监狱,甚至还能找到唐玄奘当年讲经说法的地方……然而我却无从分辨。在炽烈的阳光下,我流着汗,和残墟断垣们默默对峙。哦,你们,能告诉我什么呢?你们曾经像璀璨的宝石一般,镶嵌在荒凉的戈壁大漠中,闪耀在漫长曲折的丝绸之路上;你们曾经是人类的骄傲,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灿烂缤纷的标志。而现在,一切早已荡然无存,这里没有人烟,没有声音,连一星半点生命运动的迹象也无法找到,连一棵小小的绿草也没有……听一位久居吐鲁番的汉族同志告诉我,冬天的时候,这里常常狂风大作,狂风挟裹着滚滚黄尘,在高低起伏的城堡和残垣之间、在迂回曲折的街巷之中穿行,发出令人心悸的呼啸。也许,这是古城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忆着它的黄金时代,回忆着丢失了一千余年的繁华和喧闹……
  一千年,十个世纪的岁月流水,可以把许多历史的遗迹磨得一干二净,而它,这座没有任何人照看的都市,却顽强地、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尽管失去了缤纷的色彩。什么原因?我有些惊奇,更有些纳闷。
  视野突然开阔起来。我发现,自己已走到了一块宽阔坦荡的平台上,平台的尽头,是一幢还保留着圆顶的高大的古建筑。我正仰头看着,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轻的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三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并排站着。真不可思议,他们不知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这些孩子,看来对这里非常熟悉。他们并不怕陌生,我便走过去和他们攀谈起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我微笑着问。
  “我们来玩,我们的家离这儿不远。”胖男孩歪着脑袋回答我。他的回答使我吃惊:这古城附近,居然还有人家!我发现,他那件沾满黄土的汗衫胸前,别着一枚美国的纪念章,纪念章的图案是中美两国国旗。看来,常常有外国旅游者来看这座古城。并且受到了这些孩子的接待。
  “你们知道,这座古城有多少年历史了?”
  “一千年前,这里住人。”这是那个胖男孩回答我。
  “一千年不住人,这些房屋为什么还在呢?”这问题刚吐出口,我就有些后悔了——连我自己也无法弄明白的问题,怎么问这些小男孩呢!
  胖男孩抬起头,对着强烈的阳光眨巴着一对深棕色的大眼睛,突然得意地笑了:“因为它,太阳。这里不下雨。”
  回答得有道理。假如像江南一样年年下几场倾盆大雨,这座用泥土垒起的古城恐怕早就从大漠中消失了。
  三个孩子蹦蹦跳跳地走了,我的四周,又是死一般的寂静。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一千年前的高昌人,为什么要遗弃这座繁华的都城?是遭受了突然降临的灾祸?还是不堪忍受那如火的炎阳?也许,这又是一个谜,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来解答……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古城的边缘。举目远眺,我不禁眼眼发亮了——从残缺的城墙缝隙里,涌进来一片清凉的绿色!那是白杨林,是玉米田,是葡萄园。
  在茫茫大戈壁中,有许多新的城市正在崛起。从高昌古城出发,我将去寻找它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