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刘婉荟的《寸草无心》
(2010-12-01 09:20:20)
标签:
作文点评 |
分类: 我的点评 |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午后,从外面回到办公室,看到了这篇写在一本小学生才用的方格本上的作文;当时也许是由于要忙别的事,溜了几眼:啊,文字真好,语言不错!又溜了一眼作者:刘婉荟!嗯,不忙,待我办完事,回来慢慢享用。回来后,再找这作文,竟不见了踪影!
天知道是什么原因,婉荟竟然又“拿”走了!是嫌我慢怠了这作文,还是有着其他的为我所不能知道的什么原因?总之,直到我怀着某种歉疚之意,恳请她把这篇文章发到我邮箱中,我才有机会享用了这样一篇意味与韵味都绝对十分特殊的文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应有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情,报答那些在自己的成长成熟成功成材,最终成人的路上洒下过汗水、泪水的人们的无论我们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尽的恩情啊!可婉荟却说“寸草无心”!多么反常,多么让人失望,多么令人寒心,又是多么让人无法接受但又必须接受的沉重啊!外国有一句老话“种下龙种,收获跳蚤”,怎竟把中国的事说了个正着!眼下,这究竟是怎么了,这世界究竟是怎么了!“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我不仅含着又热又冷的泪,呼喊了起来。为什么满怀着殷殷的热热的希望埋种下满可以也应该茁长为“龙的传人”的“种子”,到头来,收获到的竟然是一只又一只这样不争气如此没心没肺这般令人“痛哭眼欲枯”的……
婉荟是一个好孩子!婉荟的“寸草”之心内,是饱蕴着“报得三春晖”的烈焰的!同时,婉荟又是一个很有思想,极有见地,善于观察,敏于发现,敢想敢说敢写,敢于把自己凭借着“第三只眼”窥探到的一切,真实地铺展开来,铺展到阳光下:天下的父母们那,看吧,看看你认为已经很尽心很尽力很尽情,当然也很熟悉的一切,是多么的陌生啊!
当然,婉荟是决不可能通过自己的一篇作文,就能使那些几乎就要蜕变为“跳蚤”的孩子,都能够在一个早晨或某个晚上就回到“龙”的行列里来,但她和她的老师我,极不平静的心里确实摇漾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回来吧,迷途的“寸草”们,未来的生活真的很需要你!
他来信了,他说在部队里面他负责出版报,报名当通讯员,他用最干净的字迹陈述着遥远的北京的一切,我看着信,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酸楚。他的父母真的应该感谢他,他一个暖意微现的表情都是他们心里的春天。
还记得当时陪他的妈妈一个网吧一个网吧的寻找他那瘦削单薄的背影,烟雾迷蒙的狭小空间里面闪动的电脑屏幕明目张胆地嘲弄着一个愚蠢而怯懦的母亲。我看着他母亲低着头手足无措地面对他的女友,尴尬的问话遭到抢白以后只是讪讪地笑着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我看着他母亲痛斥学校老师不负责任,眼里闪动的神采告诉我她正幻想一个能换回儿子的新环境;我看着春天弥漫的沙暴中那个疲惫而顽固的妇人的足迹遍布这个冷漠的水泥外套的城市。她老了,那个醉心于格调倾心于品位的女人,那个用书籍和漂亮的暖色调格子布把生活打扮得有滋有味的阿姨,正伫立在风中,眯起她浑浊的双眼努力地在昏黄无情的天空下寻找可能有儿子背影的地方。
一个老套的调不起人胃口的故事,报纸上常常为了填补空白报道这种已经惹不起别人丁点同情的事再配上一个诸如“救救孩子--联手打击黑网吧”一类的标题。毫无悬念,她终于找到了他。毫无创意,儿子的怒吼一声“滚”,她便如受惊的刺猬一般缩成一团。
她和我说,他小时候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还说以后不让妈妈大冬天骑车这么辛苦,他长大后一定买一辆大大的奔驰——“很大很大”,他说,把两臂伸得开开的。
几万元钱辗转求学而最终荒废,积蓄如此付之一炬,她不心疼;怒吼声声怒目相向,多年关爱收到的只是冷语相报,她不怨恨。
也许只是一时的年少轻狂,冲动无知的叛逆过后他狼狈的回来了,只是轻轻的一句“我回来了”,竟令她热泪盈眶,感天谢地。“伟大”啊,母爱。不仅是无私,更是无知,是无能。
部队磨去了他的张狂,抚平了她的创伤,她感谢上天,感谢所有帮他的人,感谢他儿子淡淡的不经意的一笑唤醒了她心灵山谷里沉寂已久的万紫千红。
可是,花儿还会再开吗?
我把他的故事讲给我初中时的一个同学,那个女孩正因为逛了一天街而疲累不堪,手执精致的小勺看着桌上的香蕉船。“他们反正也没什么本事,我看A中我是进不去了。”她摇摇头说。
我把目光投向不远处的A中,中考结束后那里一直人山人海。我不知道那群苦涩的顶着骄阳的脸孔中是否有她的母亲,我不知道那些拿着红包弯腰求人托关系的人中是否有她的父亲,我不知道那些为了等待A中渺茫的降分机会而在大门口烈日之下苦等一天又一天的父母中是否有她亲爱的人;我只知道,她缥缈的目光游离于橱窗商店间,从未在那人海中停留。
他们为孩子一句动机不纯的甜言蜜语而欣慰。
他们为涌泉之恩后孩子的滴水之报而感动。
他们以为是代购,殊不知那只是借口。
他们以为是爱,殊不知是深深的伤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本无心,你要他们拿什么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