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61)

(2010-10-23 06:59:12)
标签:

世说新语

杂谈

分类: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61)

61.殷荆州曾问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远公笑而不答。
【注释】

殷荆州:即殷仲堪,他在晋武帝时做过荆州刺史。

远公:指惠远和尚,是东晋名僧。

体:本体,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依据。《易·系辞》说:“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感:感应。例如所谓阴阳二气交感相应而产生万物。
  “铜山”二句:据《汉书·东方朔传》,孝武帝时,未央宫前殿的铜钟无故自鸣,东方朔就说会有山崩。他说,铜是山之子,山是铜之母、母子相感,所以钟呜。后果有南郡大守上书说山崩。又《樊英别传》载,东汉顺帝时宫殿里铜钟自鸣而蜀地山崩。
  “远公”句:《易》理精微广大,惠远难加可否,所以不答。
【译文】

荆州刺史殷仲堪问惠远和尚:“《周易》以什么做本体?”惠远回答说:“《周易》用感应做本体。”殷又问:“西边的铜山崩塌了,东边的灵钟就有感应,这就是《周易》吗?”惠远笑着没有回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