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8)

(2010-08-11 08:15:26)
标签:

世说新语

分类: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原文及译文(8)
     8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
【注释】

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加冠礼;刚刚加冠,身体还未壮,故称弱冠。

无:即指“以无为本”的命题,属于哲学本体论的范畴。《老子》一书中曾经这样论述道:“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资:本原,根源。

致言:发表见解。

申:申述,阐述。

无已:不止。

圣人:特指孔子。

体:体会,感悟。

训:解释。

恒:经常,总是。

【译文】

王弼年轻时去拜访裴徽,裴徽问他:“无,确实是万物的根源,可是圣人不肯对它发表意见,老子却反复地陈述它,这是为什么?”王弼说:“圣人感悟到了‘无’是本体,可是对于‘无’又不能解释清楚,所以言谈间必定涉及有;老子、庄子不能去掉‘有’,所以要经常去解释他们掌握得也还不充分的‘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