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教学模式初探
(2010-01-04 22:39:33)
标签:
双主教学模式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双主”教学模式初探
“佛山四中学习辅导实验”从建立课题组至今,快一年半了。本人负责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本文所述,为第一阶段研究的结果,故只能算“初探”。
所谓“双主”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双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理 论 依 据
系统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如整体性原理、结构性原理、层次性原理,对本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模式重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积极地学习,二是教师,由“经验型”、“辛苦型”转向“科研型”。
布卢姆掌握学习模式:目标定向(a)→实施教学(c)→形成测试(d)→反馈矫正(d)→平行测试(d)。
黎世法教学法:自学(b)→启发(c)→复习(d)→作业(d)→改错(d)→小结(d)。
史东根主体模式(数学):复习衔接(d)→导引思路(c)→尝试讨论(b)→独立解答(b)→及时反馈(d)分层训练(d)。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语文):定向(a)→自学(b)→讨论(b)→答疑(c)→自测(d)→自结(d)。
北京景山学校陈心五认为,主体教学一般程序是:定向(a)→自学(b)→讨论(b)→精讲(c)→操练(d)→检测(d)→总结(d)。
以上“a、b、c、d”分别代表“定向、自学、精讲、巩固”。其中把“讨论”并入了“自学”中,把“实施教学”、“启发”、“导引思路”、“答疑”都归入了“精讲”中,把“形成测试”、“反馈矫正”、“平行测试”、“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复习衔接”、“分层训练”、“自测”、“自结”、“操练”等全纳入了“巩固”中。
用哲学上联系的观点看,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定向”和“精讲”主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学”和“巩固”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过程,正好是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交错出现、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三.精讲
一是要辨证看待精讲。少讲不一定是精讲,多讲不一定不是精讲,只要讲在点子上,即讲的是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不管讲得多还是少,都是精讲。同一知识点,先讲得多,后讲得少,最后根本不讲,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一过程,就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过程,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由强到弱、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弱到强的动态过程。
二是要激发学习动机。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首要阶段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育家魏书生把改变学生的人生观、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育人活动放在第一位,把教学活动放在第二位。实践证明,只埋头教书,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
三是要调动主体参与。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全过程中来。
四是要采用启发教学。启发式教学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它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这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启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举隅法、比喻法、类推法、提问法、激趣法、启思法、质疑法、点拨法、情境法、空穴法等,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采用。
四.巩固
没有知识的巩固也就没有知识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前大多数教师都是采用 做题的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甚至以做题来代替一切教学活动,学生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不仅造成题海泛滥,学生负担加重、苦不堪言的后果,而且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本模式提倡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探索方法,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来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可灵活多样,如:自己复述、自己小结、自己梳理、自己出题、自己批改等;要让学生掌握知识遗忘的规律,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二是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同化”和“顺应”,所谓“同化”,就是尽量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所谓“顺应”,就是对原有的知识结构加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就可以使新旧知识以“组块”(一个系统)的形式储存于脑中,这不仅有利用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有利于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是要设计形式多样而新颖 的作业,如自主作业、分层作业、基础练功、创新天地,口头作业、书面作业,解答练习题、归纳知识点,写读书笔记、搞社会调查等。如此,既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浓厚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除了按课堂常规要求进行评价外,本模式特别强调“三看”:
一是看学生参与。教师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可以从学生参与的状态、广度、时间、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是看教师启发。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切忌满堂灌和注入式。
三是看课堂设计。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设计出适合本模式的教学方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