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sa 的故事
因为密切接触者是由疾控部门负责追踪和转运,甲型H1N1流感病人是由疾控部门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很多群众认为疾控部门给他们的生活来来了不便,许多电话打过来,要求我们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今年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像一个枢纽,将政府部门与专业技术部门连接起来,将疾控部门的工作与医疗部门的工作连接起来,甚至我们还要将广大人民群众与我们专业医疗卫生部门连接起来。协调多重关系,解开各方面产生的疙瘩。
在六月的某一天,我们的工作人员就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国人打来的电话,从电话中得知,他名叫基夫,是美国人,不会说中文,他的女儿Marisa是我市一个H1N1确诊病例,正在地坛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他本人正在国门路饭店接受集中医学观察。他说他的女儿只有13岁,也不会说中文,他非常担心他的女儿,想去陪护,希望能够帮助他。我们的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女同志,很耐心地劝导他,请他相信地坛医院的大夫会给他的女儿最好的治疗,并且表示会帮他协调地坛医院,申请陪护。但是,由于病例增多,地坛医院的床位很紧张,医院规定病人年龄大于10岁就不允许家长陪护。基夫得到这个消息,虽然很担心他的女儿,但是表示理解。过了几天,他又给我们打来了电话,他说他从国门路饭店解除隔离后,想住在离自己女儿近地方,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找一个离地坛医院近的酒店。我们的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在中国谁都不认识,又不会说中文,在这种无助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帮助的,虽然这件事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职责范围,但是我们还是答应帮他找酒店。上面提到的那位女同志利用晚上下班后的时间,发动亲属为基夫寻找了多家酒店,但是因为距离地坛医院较远都不合适。
又过了一天,基夫打电话过来,对Marisa治疗过程产生了疑问,他是希望孩子能够早点出院的,所以生怕自己孩子的病情被延误了。我们对他耐心解释,请他相信地坛医院的医生会尽他们的全力治疗他的女儿,请他放心。并且联系地坛医院病房,请医生直接跟基夫解释用药和病情。
过了一个礼拜,我们再次接到了一个国际长途,熟悉的声音,原来是Marisa的父亲基夫从美国打过来的电话。说他们已经安全回到家了,感谢我们的帮助。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同事身上每天都在发生着,每个工作者都在他们的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广大人民的健康辛勤地工作着,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有一部分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控制措施不理解、不配合,需要我们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疑惑,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进行多方面的协调,把他们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尽量帮他们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碰壁,但是我们的信念是克服一切困难,使老百姓能够安心地接受治疗,接受医学隔离观察,保障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需要的不是多么丰厚的物质回报,我们更加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也更加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参与。
我想听完这个故事,更多的朋友会理解疾控中心的工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