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看待孩子的理想是当富豪,当大官

(2014-04-23 10:30:00)
标签:

超训传媒

孙超训阜阳超训学校

校园

教育

分类: 教育方法
核心提示:近日,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当富豪”、“当大官”,有的甚至想当“土豪”。

  近日,襄阳市人民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们的作文,让语文老师高华云犯了愁,不知如何评判。作文题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变成了“美食家”“吃货”“当富豪”,有的甚至想当“土豪”,因为以后可以开名车住豪房。与以往相比,现在小学生的理想更现实,除了“美食家”“吃货”“当富豪”“土豪”外,有些甚至写想“当大官”。对此,有网友担忧社会把孩子污染了,然而也有人点赞:不说假话的孩子,好!更多的人在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怎样看待小学生“当富豪”、“当大官”的理想?

  在“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理想“高大全”比较流行,但也有点走向极端的倾向。我们小学生的时候老师问长大了想当什么,同学们回答是当老师、科学家、诗人——理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孩子们的理想变成了“美食家”“吃货”,有的甚至想当“土豪”,理想如此“接地气”,一方面是出于孩子的本能欲望观感的需要,是为“童言无忌”也。现在的小孩子耳濡目染,受大人们的熏陶说了实话了吧,不要怪小盆友,都想想自己的言行。 君不见当今社会老板富豪受人羡慕,大官出来威风凛凛众人吹捧,天之骄子争先恐后去报考公务员。一项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进行的“我的理想”的开放式调查问卷显示,已经很少有学生愿意做科学家,他们的理想变得实际,比如当医生、教师、从商、考学。超过35% 的学生把理想设定为 “考上理想的学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上好高中,然后再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好好生活。”即使理想是当医生,也大多与“钱”有关。问学生为何想当医生?学生的回答“能挣钱”。
  如果认真想一想,其实小学生有“当大官当富豪的理想并不可怕,“当大官”不等于“当贪官”当富豪”不等于为富不仁,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不应混为一谈,关键看教师如何引导。在当今中国,靠勤劳致富、心地善良的商人和清正廉洁的官员相当奇缺,如果孩子们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不制售假冒伪劣毒产品的商人富豪,能成为一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官员,那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福气。与其担心小学生的“当大官当富豪的理想会走偏人生轨道,不如引导“当大官”的学生要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奉献社会,引导“当富豪”的学生要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世界首富合法致富回报社会,鼓励他们坚持“当大官当富豪的理想。如果有“当大官”理想的孩子从小就想当奉献社会的官员,有“当富豪”理想的孩子从小就想当回报社会的富豪,这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大好事。我们不应该贬低小学生“当富豪”、“当大官”的理想,相反应该积极鼓励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为这个理想而奋斗。

  孩子的理想不容抹杀,而教育也应当在宽容孩子理想的基础上教导孩子如何实现这些理想。 “土豪”的钱是挣来的,“美食家”的称号也不是偷来的,这都需要真才实学,都需要努力奋斗。我们不怕孩子们把“土豪”“美食家”当作理想,怕的是孩子们只看上了“土豪”“美食家”的生活。如果只是把“开名车住豪宅”当理想,那才是最可怕的。商人、美食家也是一种职业,同样,需要付出艰辛,这点孩子必须知道。

 

  另一方面,这些小学生的理想折射出的是我们社会教育的缺失,这是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的确,这些太过现实的理想与语文课本所弘扬的时代精神不符,也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然而,教师所谓“高大上”的理想又是什么,难道非要学生虚构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才算是“高大上”?学生会有“美食家”“吃货”“土豪”这些理想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至少这些理想都是真实的,也是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的。其中既包含了小学生应有的童真,也能使学生真实感知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透过小学生的理想,我们更可以反思当下的教育。对于“理想”,我们的教育长期误读。现在的孩子想当吃货、土豪,与我们当年想当科学家、医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被“成功学”所绑架。在那个时代,科学家和医生是最体面的职业,被视为一种成功;在今天,无忧无虑地当个吃货,或者成为挥金如土的土豪,同样是一种成功。在小学生极为有限的认识中,他们并不知道理想意味着什么,只知道理想就是成功。社会现象造就社会意识。小学生眼中的社会有时能更直接更真实地总结现实。我们要承认不仅小学生,多少成年人也是或明或暗地有这种向往。我们要承认我们的社会金钱权利的味道成为了主流,人文甚至道德已经难以寻觅,需要自己闭起眼睛摸索。

  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所谓的成功,更多的人最终都是“路边鼓掌的人”,享受平凡的生活和工作,心态平和地看待别人的成功——这本来就是一种人生的成功。台湾一名大学校长的儿子,在读完哈佛博士之后,跟他的父亲说,“我做到了你的所有要求,我不再欠你什么,现在我要当一名最好的厨师”。他的父亲没有失望,反而为他感到骄傲。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许多孩子缺的不是“理想”,而是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自我意识,以至他们的很多想法都是大人的想法、社会的想法,甚至他们都不知道“理想”究竟为何物。我们的教育理当好好补上这一课。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堂堂正正、有责任担当的人。看看现在的一些孩子,早早就学会了攀比,自私却不懂得奉献,乐于享受而不愿付出,甚至连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成问题,大学生居然把脏衣服快递回家让父母洗……令人失望的熊孩子不是“自然天成”,教育的功利、成人的言行都能从“儿童镜”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孩子们梦想着大官、富豪、吃货的“美丽人生”时,映衬出的是社会对权力、金钱、享乐的极度崇拜。承认社会价值观存在问题,至少比“坏事变好事”的自欺欺人要强。面对孩子们,除了全社会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外,老师和家长更应从身边小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孩子不应贪图享受,要脚踏实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