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铮育儿随想6

标签:
爱家庭育儿 |
分类: 曾铮育儿随想 |
育儿随想6(2020年8月10日)
儿子是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特别丰富的人,我觉得这跟他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在孩子1岁半之前,每天跟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很多。他父亲每天推着小车带他外出看大自然,看小动物,边走边讲。
儿子的父亲也是一个极其富于想象力的人,所以每晚的睡前故事都是父亲自编的故事情节。儿子从小就特别喜欢超级英雄和坏蛋的玩具人物造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儿子每天小学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好奇父亲今天摆了什么玩具阵势。原来,他父亲每天都换着花样在厨房里把不同的人物造型玩具以不同的方式摆出不同的阵势来。例如有可能一根绳子两端绑在了厨房碗柜和门的把手上,上面上演着几组惊险行动片:一组也许是英雄人物的小手指勾在绳子上,手臂上挽着并援救即将掉下去的另一个人物。另一组又可能是一个坏蛋扯着英雄的腿;或者是蜘蛛侠以超难度姿势攀岩在绳子上目视前方的坏蛋,而坏家伙则藏在桌子的微波炉旁边;等等诸如此类。。。儿子除了每天揣着好奇心去期望外,其次就是去研究爸爸是怎么把这些人物用高难度姿势一个一个攀附上去的,然后儿子自己在脑海里会快速脑补故事情节。儿子到现在都还印象深刻地记得推开门迫切渴望和好奇的感觉和他喜欢的阵势画面。
确实,这样的熏陶提升了儿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因为如此,儿子就不怎么喜欢看书。他更愿意以视觉和声音的动态方式,如看电视,来了解故事情节。所以说有得必有失,我更希望在创造想象力的前提下,儿子能养成爱看书的习惯,因为多看书也是可以帮助儿子提高在比利时语言上的劣势的。学校里的官方语言是荷兰文,而我们在家里主要说英文和偶尔的中文,所以在语文上我们帮不了儿子。现在跟儿子谈起来,他并不后悔。因为儿子觉得丰富的想象力是造就他现在个性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而且他告诉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现在慢慢地开始愿意多看书了。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
【个人经历】今年53岁,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现居比利时,每年回国1-2次探望国内家人。
90年做为学校第一批的交换学生到英国留学,化学博士毕业后,并没有投入到专业的化学领域里,而是有意识的来到了比利时的P&G宝洁公司任职技术品牌经理,专注于消费者的调研和项目管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11年,在P&G这个国际性的大公司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提升了自己。
人生的第二个11年职业生涯,为了扩大自己的视野以及对自己的挑战,在一个比利时外贸公司担任主管。亲手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创立了公司文化,开启了独特的运作模式,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发展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目前经营着自己的进出口贸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