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关热点——新闻稿中的热门题材

(2009-07-21 22:34:54)
标签:

公共关系

公关

新闻稿

选题

杂谈

分类: 公关传播

    对于PR从业者而言,新闻稿虽然是对事实的陈述与演绎,但同样的事实依据不同角度却可以撰写出具有完全不同重点或亮点的新闻稿,而这又直接决定了在其发布过程中媒体的响应程度。

    热门题材或角度的选择在不少公关指导书和新闻学书籍中都有涉及,结合近期阅读以及与部分业内人士的交流,这里初步归纳如下:

 

    1 重大突破。任何新的、破记录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或以“首次”“第一个”“全新”等词汇修饰的题材,往往会在大量常规新闻中起到鹤立鸡群的效果,毕竟人们对易于常规的事物总是保佑极大的兴趣和尊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能看到那么多的“第一家XXXX的专业门户网站”或是“中国XXXXX第一人”。

 

    2 年度事件。包括定期(间隔不能太短)发生的事件、统计和报告等,这些与时间捆绑的题材具有强烈的历史追溯和预测意义,对其定的期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还印证了该题材的热门。在这方面很容易想到的例子有高考、节庆、季度性气候变化、纪念日、春节客流等等,或是企业的年报以及政府年度会议等。

 

    3 排名与评比。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排名、评比、“百强”、“十大”等具有显著的信息筛选功能,并给人们以天然的“热门”和“有价值”暗示。

 

    4 小人物胜利。大部分新闻所面对的都是最普通的个体,他们处于金字塔的中下部,但同时对上层存在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因此,大多数人敌视和羡慕一切高端的胜利与成功,而一个小人物的胜利可以起到鼓舞、满足和抱负的心理效应。苏珊大妈是一个典型例子,超女快男则是放大版。说远一点,诸如比尔·盖茨的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也正是因为他曾经的小人物身份(虽然很多人并不清楚他那实际显赫的家庭背景)。

 

    5 明星。无论小人物胜利如何让大众为止疯狂,大多数情况下明星依然是不败的主题——换而言之,胜利了的小人物本身已经成为明星的一员。明星并不单指人,还包括一切最顶级和最出色的事物,诸如iPhone、哈佛商学院、《蒙娜丽莎的微笑》、巴黎、P&G等。

 

    6 丑闻。根据调查,人们对丑恶事物往往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好奇心,这和某些人对香港脚的异常敏感或许可以得到提示。通过对丑闻的获知,人们实现了最微妙的窥探欲,并借助一个著名事物的落败乃至倒掉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快感,因此亏损、裁员等一直是热门题材。

 

    7 “最”。这一点和“重大突破”有些类似,不必赘述。

 

    8 小团体或亚群体。诸如同性恋、丛林里的部落、精英阶层以及其他具有独特性的小团体(是否“非主流”有时并不关键)总能吸引人们的关注。

 

    9 趋势/流行。人们对身处的社会洪流以及未来走势从来都没有失去过兴趣。告诉他们正要去向哪里以及如何抢先到达(至少要知道如何到达)会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做法。

 

    10 秘密。人们对未知的和隐秘的事物具有强烈和持久的好奇心。寻宝、UFO、神秘团体(是否想到了光照派?)等总是电影的热门选题,丑闻似乎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毕竟一般来说丑闻总是被当作秘密来保守的。

 

    11 与巨额资金相关。诸如并购、投资、热门市场前景预测(以收益计算)等大手笔的消息总是令人肾上腺素急剧上升——千百年来财富所具备的数量无疑是一切数字中最扎眼的。

 

    12 对立或矛盾载体的联合。诸如中日、海峡两岸、美国与伊朗、工会与企业主等类似的具有一定对立属性的载体同时相关的新闻由于其所天然具有的反常性和冲突性而引人关注。

 

    13 传闻。传闻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这不能不令人倍感好奇。另一方面,传闻也给了人们传播的无限可能性。与此同时,由于传闻的模糊和小道消息的属性,人们往往以此为载体表现尽可能荒诞、离奇、大胆乃至爆炸性的猜测和演绎,这种跳出束缚的新闻对猎奇心理的满足不可小视。

 

    14 实录/目击。在评论性文章越来越泛滥的今天,特别是考虑到小说般的叙述性报道对文笔的要求远远高于故作严肃刻板的议论,以及二手材料的无限传播,第一手的、体验式的、纪实的内容往往最受欢迎。《三十二天:我目击了京城最大丐帮的崛起》远比《透视北京乞讨要饭团体的形成》来得饶有兴味。

 

    15 爆料和自曝。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对八卦和小道消息的热爱实得一切爆料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而自曝本身所具备的所谓可信度和深入性,以及自曝者所带来的强烈的反差更使人趋之若鹜。

 

    暂完,待日后慢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