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些朋友开始担心,你说的这两个月的行情如果按这么个走法会不会提前夭折?短线风险是不是在暗中凝聚?
首先,我确实看好这两个月的行情,虽然不是每天都要暴涨,刚才已经解释了逼空蔓延的原因或猜测,市场在矫枉过正之后早晚会恢复它的正常生理周期,急忙进场抢位子的人只是因悔恨反映迟缓而做出的补救动作,但那也同样代表了他们的觉醒,这觉醒又会凝聚成增量人气,等觉醒者渐渐都纷纷入场之后是不是逼空就结束了?
也未必!这途中还有很多对行情看不懂或无法忍受高处之寒的短线客成为第一批套利者,但在套利之后发现行情并没有如其所愿发生趋势性改变,又再次被迫空翻多,周而复始,直到所有股票的价格都面目全非,几乎市场中每一个人都处于或多或少的获利状态时才会出现最后的风险释放,那个时刻离我们还多远先不讲,但近期还不在我的视线之中,因为我们还没见证所有的面目全非呢,还有些朋友在18号之后还没赚到钱呢(我相信或多或少一定会有),所以真正的辉煌或疯狂还远没有到来,明年也许会更让你膛目结舌。
这话我几个星期之前讲过,但再讲一次也无妨,也欢迎大家一起来验证或见证。我想说的只是,别在没有任何征兆之前吓唬自己。
当然,我并不是说行情好的时候任何短线风险都不存在,市场自诞生伊始风险就从没消失过。
大参考对风险一直都是饱含警惕和敬畏的,甚至曾一度被指过于保守。但我们多年来的做法大家可能也发现或习惯了,我们在给出周期预测或假设的时候有点大胆甚至匪夷所思,但每次真到了越靠近时间点的时候却总提醒大家注意右侧确认,似乎变得更加谨小慎微。
不管你喜欢或不喜欢,习惯或不习惯,但那是我认为能降低误导率的一个客观态度。在您迷茫的时候需要憧憬,在您狂热的时候需要警觉,这没啥不好,如果在假设的时候苟全于声誉安全,见到市场激昂场面后和众人一起高呼雀跃反而更可能制造误导。
对于市场的观察都是一家之言,兼听则明,不喜欢也顶多是无缘,默默跟踪、关注其观点就是了,无需抱怨或谩骂,作为一个成年人做到这一点也算是一种品质底线了。

前一篇:2014年12月4号盘后随笔
后一篇:2014年12月4号投资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