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7高考一轮复习:分析矛盾冲突,提高小说的阅读理解力(成都七中游俊松)

分类: 文学阅读 |
2017高考一轮复习
分析矛盾冲突,提高小说的阅读理解力
成都七中
游俊松
幻灯片1
分析矛盾冲突,
提高小说的阅读理解力
幻灯片2
2
幻灯片3
3
幻灯片4
读不懂、
幻灯片5
如何读懂小说,大家有什么妙招?
幻灯片6
分析矛盾冲突,综合文本信息,准确理解小说主旨。
文学作品的矛盾冲突主要包括: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
矛盾冲突能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推动情节发展、传达作者意图、制造紧张氛围,吸引读者思考。
幻灯片7
方法介绍
1.分析人物关系,找准冲突对象。
2.结合主要情节,理解矛盾冲突点。
3.联系相关信息,分析冲突结果。
4.整合观点,融会贯通,写出探究结论。
幻灯片8
鲁四老爷
柳妈
……
四婶
鲁镇平民
祥林嫂
“我”
她的婆婆
幻灯片9
示例:
冲突对象
矛盾冲突点
冲突结果及归因
结论
祥林嫂
鲁四老爷
祥林嫂是否能参与祭祖“祝福礼”的准备
渴望参与。
被承认、被接纳
不准参与。
不干不净、不合礼法
祥林嫂离开鲁家而死。
①鲁四老爷是矛盾的主动方,祥林嫂屈从
②封建礼教等思想的影响。
封建礼教思想对普通劳动妇女的残害。
幻灯片10
示例:
冲突对象
矛盾冲突点
冲突结果及归因
结论
祥林嫂
柳妈
如何对待祥林嫂“亡夫丧子”的悲惨命运。
用“地府分尸”封建迷信思想恐吓祥林嫂
痛苦承受
祥林嫂接受建议去“捐门槛”。
柳妈及祥林嫂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
封建迷信思想对普通劳动妇女的毒害。
幻灯片11
示例:
《祝福》的主题:
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幻灯片12
2.小说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探究“校长流泪”的原因。
矛盾冲突的分析:
幻灯片13
实践运用:练习一
冲突对象
矛盾冲突点
冲突结果及归因
结论
老校长
学生
如何理解“分析题”的参考答案?
觉得答案 “不可能,不现实”,无法理解。
理解并曾实践着助人为乐的行为
老校长哭了。
学生的思想出现了问题。
社会风气的变坏、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幻灯片14
实践运用:练习一
冲突对象
矛盾冲突点
冲突结果及归因
结论
老校长
年轻老师
如何对待“分析题”的参考答案?
对学生只强调思维能力的训练。 无法理解答案。
想借答案来实现思想教育。
老校长哭了。
年轻老师的思想状况及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学校教育中不重视思想教育。
幻灯片15
2.小说结尾写到老校长流泪,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探究“校长流泪”的原因。
幻灯片16
4.“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矛盾冲突的分析:
幻灯片17
实践运用:练习二
冲突对象
矛盾冲突点
冲突结果及归因
结论
六安爷
环境:百亩园
如何面对即将消失农耕生活?
百亩园即将卖出,变成焦炭厂,传统的农耕生活将消失。
留念农耕生活,坚持锄地
推土机来了,百亩园消失了。
时代大潮的影响。
时代大潮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对传统农耕生活的眷念与隐痛。
幻灯片18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幻灯片19
方法运用·总结
1.明确:确定冲突对象
2.理解:矛盾冲突的实质。
3.分析:导致结果的原因。
4.综合:整合信息,融会贯通,得出结论。
幻灯片20
20
幻灯片21
谢谢大家
幻灯片22
在掌握了小说主旨的基础上,完成《锄》的第1、2、3题。
幻灯片23
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A.
“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理解错误。C.“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分析错误。E.“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无中生有)
幻灯片24
2.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象征六安爷的人生和精神;
②锄喻示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
③锄意味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④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
幻灯片25
3.①强调百亩园是西湾村人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
②将百亩园抽象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③与下文百亩园的一朝被毁构成鲜明尖锐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