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考点梳理——分析文章的结构 (学生稿)
(2013-02-14 15:16:5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学阅读 |
现代文阅读考点梳理——分析文章的结构 (学生稿)
一、考纲回顾(考试说明)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 关联与安排。
二、命题角度
1、行文思路特点:情感的发展脉络、线索
2、文句语段的作用:开头、中间、结尾
3、文章结构的方式:总分、并列、对照、层进等
三、梳理回顾
(一)作品的整体构思题
提问方式:1、具体分析文章的思路特点;
2、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3、文章是如何体现某个主题的?
例文一:《雾》(08湖南高考卷)
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
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
19.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二)作品部分内容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提问方式:(1)某句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2)这段文字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写到某物或某个情节?(有何用意?)
例文二:《上善若水》(09江苏卷)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1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5分)
例文三:《侯银匠》(08江苏卷)
(1)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什么道理。
(2)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3)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千挑万选,看定了开粮行陆家的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是中意的。
1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例文四:《麦天》(07江苏卷)
(3)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4)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5)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
16.“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6 分)
例文五:《泰山很大》(07江西卷)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注]。……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17.“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例文六:小说《天衣无缝》
W局长一向以大公无私自居,大会小会上,他都会自我吹嘘一番:本领导自从调到本局以来,从来不以权谋私,也没有利用职权安排过自己的亲属子女在本局就业,希望各位今后继续对我监督,如发现有此类现象,本局长将自动辞职……
……
事后人们发现,修理工E是D厂长的小舅子,而C厂长则是E的老爸。后来,E在W局长的单位修坏了发动机,W局长又将他调到了办公室打杂。
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他只是偷着乐,有孙子了。
14、文章最后一段中写“以后,大会小会W局长再也不吹嘘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例文七:小说《溜索》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12.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6分)
(三)文章的结构方式
提问方式:(1)文章是如何展开的?(2)文章的结构方式如何?
(3)文章依次用什么方式表现主题的?
例文八:《朦胧的敬慕》(08江西卷)
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
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例文九:《雨韵》(08辽宁卷)
17.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
答: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
第二问(4分)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例文十:《瓷器的意味》(09重庆卷)
16、文章是围绕“瓷器的意味”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答:由现实生活中瓷器的雅引出话题,然后追溯瓷器从俗到雅德历史过程,最后点出做人如瓷器尽自己本色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