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心得】卢婷:读《给教师的建议》61—70条有感

(2019-12-26 13:00:58)
分类: 绘本教学工作坊

读《给教师的建议》61—70条有感

济源市实验幼儿园     卢婷

儿童在鼓足智力,努力确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时,他就是在完成一定的工作。在周围世界里有着成千上万的应用题。人民想出了这些应用题,它们在民间创作中以一种有趣的“谜语小故事”的形式出现。解答这类“谜语应用题”很像下象棋时从事的脑力劳动:要记住自己一方和对手一方要走的好几步棋

读了苏老的这条建议,我明白了,原来,趣味应用题可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智力;而这种手段又仅仅是促进孩子思维的一种方式而已,“它不过是到达小学的主要目的——给儿童以严格规定其范围的牢固的知识和实际技能——而要通过的一座小桥而已”。也就是说,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无非就是为了儿童能牢固地掌握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已。

说到这里,我想到我念小学一年级时,我同桌给我出的一道数学题,他问我:“一百斤大萝卜沉(重),还是一百斤小萝卜沉?”我信心十足地告诉他:“当然是一百斤大萝卜沉了!”他深表赞同,同时遗憾地告诉我:“这是俺哥问俺的一道题,我也说一百斤大萝卜沉,可他非说一样沉。”嗯,我们俩志同道合,更加确信是他哥哥说错了。我想这应该也算是一道初级的智力数学题吧。每每先到这个真实的小故事,我总是会心一笑,那时候的我和同位,只关注到大小萝卜之分,却忽略了最关健的信息“一百斤”。

我想,他这种情形,应不应该就是由于没有做到像苏老所说的,没有掌握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呢?由于没有掌握最基本、最该掌握的知识,所以,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对于小孩子,我们要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牢牢地掌握知识是最好的了。

如果教师不了解他的学生情况,不了解听他讲课的是些什么样的人,那么他是无法备好这节课的。这和我们平常说的,备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是多么的想象!看了苏老说的形象生动的话,我明白了,以学生为主体,并非简单的理解为“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而是要考虑到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可见,身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学识渊博,更要像了解自己的手一样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知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知道每个学生的智力差异,知道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真是不容易

听一位很有权威的老师讲,教学反思不一定非得写在本子上,教学反思可以发生在两节课之间,第一堂课上哪个环节进行地不太好,在两节课之间,反思,调整,在下一个班上课时,做相应的调整。对此,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今天,读了苏老的话,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反思调整其实也可以发生在课堂上。

当然,这需要教师拥有高屋建瓴的预见性,需要教师拥有高度的智慧。教师不仅像高楼大夏的设计者,也像游泳教练,还想篮球教练等等,即是说: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去掌握。

评价一堂课好不好,绝对不能单从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就说学生积极,好课啊;课堂上有四五分钟甚是十分钟的很寂静的时间,就说没趣。评价一趟课,关键是学生真正独立思考了没有。苏老说,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对此,我更想说:能力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