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温州涌现顶尖围棋棋手

(2012-04-21 18:49:37)
标签:

杨士海

温州

围棋

体育社团

业余培训

体育

分类: 文化资讯

让温州涌现顶尖围棋棋手

业余培训火爆、夺省团体冠军、荣膺省先进体育社团市围棋协会却不满于现状,他们计划用5到10年时间

  业余培训单位有50多家,参加一场比赛少年儿童的人数达2700人,省锦标赛(成人)夺得团体冠军……这些成绩是温州市围棋协会(简称市围协)近年来取得的,放眼全国地级市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些成绩让市围协在去年被评为省先进体育社团。□温州晚报记者 魏华 图片由市围协提供

  最近十年 我市围棋发展迅速

  温州的围棋发展历程是中国围棋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让围棋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这股热潮也波及温州,温州的业余围棋爱好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88年成立了市围棋协会。

  当年的热潮让温州一批年轻人迷上了围棋,如今我市40、50多岁的业余围棋高手和市围协的主要负责人均是受此影响,温州的职业围棋也涌现出闻名全国的佼佼者杨士海(我市乐清人,现定居香港)——曾获全国团体冠军、个人亚军,职业段位达到八段。然而,随着中国围棋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落,温州围棋也出现了断代。

  最近十多年来,我市的业余围棋发展迅速,围棋热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有施洲四段、张森四段、王异新三段、孟磊三段、陶忻五段、庄园三段等多名职业棋手在温教棋,业余培训单位由市少年宫1个点增加到如今的50多个,市区90%的幼儿园都开设了围棋公益课……去年的市少年儿童围棋段级位赛,暑假比赛有2300多人报名,寒假比赛有2700多人。一个比赛有超过2000多人参加,人数之多在全国地级市中实属罕见。

  “我们2000年前出生的小孩的围棋水平比杭州、宁波甚至衢州要差,但是十来岁的小孩,我们并不差,而且2004年、2005年出生的孩子,水平比他们还要强。”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苏文华介绍说。上周末是2012年温州市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的报名截止日,可是苏文华却在发愁,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在少年宫比赛,那里最多坐800多人,可是报名将近900人,伤脑筋。”

  三队出战 首夺省赛团体冠军

  我市的围棋事业发展迅猛,业余培训火爆,而且,在去年市体总组织的全市体育社团量化考评中,市围协得分高居各协会之首。应该说,市围协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省先进体育社团评选条件,但有一个软肋——成绩,温州围棋30年来还没夺得过省级比赛的团体冠军,因为成绩才是硬指标,说话才有分量。

  去年6月,第二届浙江省业余围棋锦标赛(简称省锦标赛)在温州举行,这是一个好机会。其他地市最多允许两支队伍参赛,东道主可以派三支队伍。市围协精心挑选队员,派出由王敬、陈国勇和李本武组成一队,李益新、黄通和黄亚楠组成二队,林胜建、王池温和黄安华组成三队。由温州三大棋王组成的一队是夺冠的主力,加上二队和三队,市围协对这个团体冠军上了三保险,志在必得。

  可是,比赛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帮助温州围棋首次夺得省赛团体冠军的竟是温州三队,二队获得第三名,一队只获得第六名,三队老将王池温获得个人第五名,是温州9名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他为温州夺得团体冠军立下头功。“赛前我们押宝在一队,对二、三队没抱太大希望,我还跟他们开玩笑,碰到一队要放水。还好报名了三支队伍,要不然冠军就没了。”市围棋协会副主席曾浦笑着说。

  有了省锦标赛团体冠军这个硬成绩,在去年11月的省先进体育社团评选中,市围协轻松通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展望未来 期待再现顶尖棋手

  温州业余围棋培训火爆的同时,市围协也注重围棋文化建设。由市围协资助、林伟昭编撰的《温州围棋史》(暂名)将于今年年底定稿,明年出版。林伟昭编撰此书前后耗时十多年,收集整理了从古至今与温州有关的围棋名人名家的事迹,市围协出版此书旨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围协目前登记在册的会员有5000人之多,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掌舵协会的只有十来个人。市围协是一个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们协会的工作就是为各棋院服务,主要负责人都在各自单位上班,没有自己开设棋院培训,大家聚在一起完全是凭着对围棋的兴趣和一片热心,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协会的工作。”市围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范茂水说。

  去年,温州三队夺得省锦标赛冠军,让市围棋协会副主席沙锦澜感慨良多,“从这次比赛看出,我们温州的围棋深度和厚度有了,目前最缺的是拔尖人才。”沙锦澜说,“我们希望能在5到10年内,温州围棋涌现出像诸宸(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丁立人(国际象棋全国冠军)一样的顶尖棋手,不说拿冠军,起码能排全国前八名吧,这是我们的愿望。”是的,在市围协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市的业余围棋事业蒸蒸日上,相信用不了多久,温州围棋必将出现继杨士海后又一批佼佼者。

  业余培训单位有50多家,参加一场比赛少年儿童的人数达2700人,省锦标赛(成人)夺得团体冠军……这些成绩是温州市围棋协会(简称市围协)近年来取得的,放眼全国地级市也是名列前茅的,这些成绩让市围协在去年被评为省先进体育社团。□温州晚报记者 魏华 图片由市围协提供

  最近十年 我市围棋发展迅速

  温州的围棋发展历程是中国围棋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80年代的中日围棋擂台赛,让围棋在中国掀起了一股热潮,这股热潮也波及温州,温州的业余围棋爱好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88年成立了市围棋协会。

  当年的热潮让温州一批年轻人迷上了围棋,如今我市40、50多岁的业余围棋高手和市围协的主要负责人均是受此影响,温州的职业围棋也涌现出闻名全国的佼佼者杨士海(我市乐清人,现定居香港)——曾获全国团体冠军、个人亚军,职业段位达到八段。然而,随着中国围棋在上世纪90年代的衰落,温州围棋也出现了断代。

  最近十多年来,我市的业余围棋发展迅速,围棋热一浪高过一浪:先后有施洲四段、张森四段、王异新三段、孟磊三段、陶忻五段、庄园三段等多名职业棋手在温教棋,业余培训单位由市少年宫1个点增加到如今的50多个,市区90%的幼儿园都开设了围棋公益课……去年的市少年儿童围棋段级位赛,暑假比赛有2300多人报名,寒假比赛有2700多人。一个比赛有超过2000多人参加,人数之多在全国地级市中实属罕见。

  “我们2000年前出生的小孩的围棋水平比杭州、宁波甚至衢州要差,但是十来岁的小孩,我们并不差,而且2004年、2005年出生的孩子,水平比他们还要强。”市围棋协会副秘书长苏文华介绍说。上周末是2012年温州市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的报名截止日,可是苏文华却在发愁,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在少年宫比赛,那里最多坐800多人,可是报名将近900人,伤脑筋。”

  三队出战 首夺省赛团体冠军

  我市的围棋事业发展迅猛,业余培训火爆,而且,在去年市体总组织的全市体育社团量化考评中,市围协得分高居各协会之首。应该说,市围协各方面条件都达到了省先进体育社团评选条件,但有一个软肋——成绩,温州围棋30年来还没夺得过省级比赛的团体冠军,因为成绩才是硬指标,说话才有分量。

  去年6月,第二届浙江省业余围棋锦标赛(简称省锦标赛)在温州举行,这是一个好机会。其他地市最多允许两支队伍参赛,东道主可以派三支队伍。市围协精心挑选队员,派出由王敬、陈国勇和李本武组成一队,李益新、黄通和黄亚楠组成二队,林胜建、王池温和黄安华组成三队。由温州三大棋王组成的一队是夺冠的主力,加上二队和三队,市围协对这个团体冠军上了三保险,志在必得。

  可是,比赛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帮助温州围棋首次夺得省赛团体冠军的竟是温州三队,二队获得第三名,一队只获得第六名,三队老将王池温获得个人第五名,是温州9名选手中成绩最好的,他为温州夺得团体冠军立下头功。“赛前我们押宝在一队,对二、三队没抱太大希望,我还跟他们开玩笑,碰到一队要放水。还好报名了三支队伍,要不然冠军就没了。”市围棋协会副主席曾浦笑着说。

  有了省锦标赛团体冠军这个硬成绩,在去年11月的省先进体育社团评选中,市围协轻松通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展望未来 期待再现顶尖棋手

  温州业余围棋培训火爆的同时,市围协也注重围棋文化建设。由市围协资助、林伟昭编撰的《温州围棋史》(暂名)将于今年年底定稿,明年出版。林伟昭编撰此书前后耗时十多年,收集整理了从古至今与温州有关的围棋名人名家的事迹,市围协出版此书旨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围协目前登记在册的会员有5000人之多,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掌舵协会的只有十来个人。市围协是一个有活力、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们协会的工作就是为各棋院服务,主要负责人都在各自单位上班,没有自己开设棋院培训,大家聚在一起完全是凭着对围棋的兴趣和一片热心,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协会的工作。”市围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范茂水说。

  去年,温州三队夺得省锦标赛冠军,让市围棋协会副主席沙锦澜感慨良多,“从这次比赛看出,我们温州的围棋深度和厚度有了,目前最缺的是拔尖人才。”沙锦澜说,“我们希望能在5到10年内,温州围棋涌现出像诸宸(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丁立人(国际象棋全国冠军)一样的顶尖棋手,不说拿冠军,起码能排全国前八名吧,这是我们的愿望。”是的,在市围协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市的业余围棋事业蒸蒸日上,相信用不了多久,温州围棋必将出现继杨士海后又一批佼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