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赠周有光老先生

标签:
宋红旧体诗周有光林东海书法文化 |
分类: 玉麈轻麾的诗 |
百年苦旅笑谈中,君子能和未必同。
思入风云谙世态,言成鼎鼐奏膚公。
经纶满腹三英粲,字母拼音四海通。
信是多情人不老,明春斗室寿茶翁。
http://s2/bmiddle/60c20996gba8a1f249cb1&690
录宋红题赠周有光先生诗敬呈周老是正壬辰春日于京华晚林东海
首句由明代杨慎《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化出,这首词因为被用作《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而广为人知。第二句典出《论语•子路》,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第三句化用宋代程颢《秋日偶成》的句子“思入风云变态中”,周老的《静思录》正有一卷题为“思入风云”。第四句化合《史记》、《诗经》中语词。“言成鼎鼐”即“一言九鼎”,典出《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自荐随平原君入楚,果然不辱使命,平原君夸赞他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此话原本是说毛遂口才好,言论受到重视,后来演化为说话分量重,能起很大作用,论点不可动摇。周先生的书绝对当得起一言九鼎的评价。“奏膚公”出《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玁狁
第五句出《周易》与《诗经》,《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三英粲”,语出《诗经•郑风•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三英,一说为皮衣对襟上起纽扣作用的三个结缨;彦,士的美称,相当于今之所谓俊杰。诗以羔裘三英之美起兴,称美邦国之俊杰。周先生是研究经济出身,对当今世界经济,特别是俄、美、德、日、韩、新加坡等国的政治经济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是研究社会科学者普遍缺乏的“第三只眼”。周先生被沈从文誉为“周百科”,读周先生的书,真正令人有经纶满腹的感觉。第六句是说周老先生设计的汉语拼音方案不仅带来汉语教学的革命,全中国的小学校、全世界的“孔子学院”都在通过汉语拼音教授汉语;而且还奠定了汉字与字母文字接轨,实现电子化、直接输入电脑的基础,成为信息传输的媒介,成为畅通四海的最有用的文化工具。
第七句用了周老先生始终深爱着的夫人张允和的名句:“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允和先生记录两人定情始末的《温柔的防浪石堤》真是极品:
这一刻,是人生的开始,是人类的开始,是世界的开始,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一刻。
这一刻,是两个人携手跨入了人生旅途。不管风风雨雨、波波浪浪;不管路远滩险、关山万重,也难不了两个人的意志。仰望着蓝天,蔚蓝的天空,有多少人生事业的问题要探索;面对着大海,无边的大海,有多少海程要走啊。
这一刻,天和海都似乎看不见了,只有石头既轻软又温柔。不是没有风,但是没有风;不是没有云,但是没有云。风云不在这两颗心上。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两颗心在颤动着。
这是语言文字的极品,也是人间情爱的极品。人间致情可以让深秋海边这坐下的冰冷潮湿、凹凸不平的礁石都变得“既轻软又温柔”,不朽名句啊!现在,这句“多情人不老”用到周老先生身上,非常恰切。第八句是相约来年为有光先生庆贺茶寿,“茶”字草头是“二十”,下面的笔画可拆解为“八十八”,两者相加的数字为108。明年1月13日就是周先生的108岁寿诞。我期待着,期待着“明春斗室寿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