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读一悟(342)---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2012-12-26 16:58:44)
标签:

人人

朴德

坏事

知止

归宿

杂谈

分类: 山人读悟

格言:譬道之在天下   犹川谷之于江海

春秋老子   《道德经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不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理解:这句话原意是说,所谓“道”本来是没有名称的,这个单纯自然的东西,虽然细微渺小,但是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侯王们如果能遵循它的规律,万民就将自然地归顺于他。天地交会,降下雨露,万民无需施加号令,自然就会均匀地得到雨露的滋润。我开始给它创造个名字,称它为“道”。对天下人来说,就像江海对于山谷一样(江海是百川的归宿,道是天下人的归宿)!

本篇是老子的政治论篇,他把宇宙论引申到政治上,阐述了国君如果能遵循到的规律,谦卑退隐,不争名利,万民自然就会归附于他的。在本篇中,老子首先提出:道本来是个无名的永恒存在,它极其微妙,小至于无形,大至于无边。为什么呢?因为道“朴”。“朴”是道的品德,朴则单纯自然,谦卑退隐。然后老子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道的品德单纯自然(朴),所以他有臣服于天下万物的能力而不会被天下万物所臣服。为什么呢?正如本篇结尾处所阐述:“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江海居卑处下,川谷自然流归。道有朴德,谦卑处下,就像江海一样,天下万民自然归从。

而后,老子又抓住“臣服天下”这个令统治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投其所好把论述的中心引申到政治上面,着重阐述了以谦卑处下臣服天下的道理,既:王侯们如果效法道的做法,就可以是万民自动来归附,就能达到天时风调雨顺,人民无需治理,生活安定和谐。

最后,老子使用了一个惯用的比喻,以江海比喻道的谦卑,论证了道之所以能够臣服于天下的原因,并且再次劝告当权的统治者们效法道、遵循道,不做争名夺利、大动干戈的坏事,那样的话天下万民自然就会前来归顺了。就像最后这句话:大道无所不在。大道在天下,本应该人人归顺的,这就像川谷归向江海那样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