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一悟(339)---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
(2012-11-17 17:18:23)
标签:
感觉求名之情就是开篇杂谈 |
分类: 山人读悟 |
格言: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出处:春秋老子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理解:这句话原意是说,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的人反而没人理你,经常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骄傲的人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来看,这些人的行为只能说像剩饭毒瘤一样,众人都会厌恶他。因此,有道的人是不会这样子的!
此篇申述了国君违反自然规律之道所必然招致的恶果。从开篇两句,老子就以具体的事例来阐明中心论点。“企者”、“跨着”的形象耐人寻味。第一垫脚尖的目的是想高过与别人,跨大步行走是想超越别人而走在众人之前,这两者都是争强好胜的表现。第二抬着脚走路或者跨大步行走都不符合自然之道,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第三两者的结果都是站不稳、走不远,站不稳的话就会反倒低于别人,走不远的话反倒落在别人后面。这些都是违反自然之道的恶果的啊!
紧接着,老子又用“企者”和“跨着”的喻意进行推论,指出:一切自见者、自是者、自矜者,其目的都是为了显示自己,求名求誉,就像“企者”、“跨着”一样,因为违反了自然之道,因此也不能长久,注定的结果就是不明、不彰、无功和不长。
很显然,这类违反自然之道的人(关键是那些掌握着重权的人),不仅无益而且有害,令人厌恶,应予以铲之。因此老子把他们形象地比喻为残羹毒瘤,憎恶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老子在反面的批判中得出的正面结论。大家看最后一句更有味道,老子用“有道者不处”结束本篇,曲终奏雅,戛然而止,还真有些悠悠然的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