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读一悟(九十)

(2010-06-18 18:57:34)
标签:

读书

格言

心得

杂谈

分类: 山人读悟

格言:“伐”、“矜”当戒  求仁求义

出处:清代王永彬  《围炉夜话》

原文: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人讲义者,不必远求。

理解王永彬先生从造字的方法和文字结构的角度,阐述了一些人自大自夸所造成的危害及践行“仁义”道德的必要性。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一直都积极倡导谦虚为本,戒骄戒躁,所以古语云:“谦受益,满召损。”用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是:“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伐”和“矜”这两个字的含义都有自我夸耀意思,而自夸自大又从来都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老子曾说过:“......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司马迁也说过:“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矣。”这都是我们应该谨记的啊!

    仁和义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即对人要广泛地施予仁爱之心,故仁字从人;义即道义,当生与义发生冲突时,舍生取义则是儒家的价值尺度,义的繁体字写作“”,下部是“我”字,所以说:要讲道义就得先从自我做起,自我都做不来,就去强调别人,也就谈不上什么“仁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