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困难时代的医疗条件
今与昔比;
缺医少药条件差,
大小疾病都害怕.
如今医术大提高,
器械完备病能查.
在那方方面面较为艰苦的年代,医疗条件也是跟不上。简陋的设备落后的医疗技术,分配来的大专院校高才生,在这施展不开才华,就是来了也是暂时的。那时代生孩子都是在自己家里,自备一块油布或塑料薄膜铺在床上就成了产床。本来生孩子是件很重要拿心的事,承受着最痛苦、最煎熬、最担心可又是最欣慰的事,说不定瞬间会走向另个世界。那个时期没有剖腹产这项先例,都是自然生产,有的难产喊叫几天几夜,没办法没有特殊措施,全靠产妇和卫生员的默契配合,听天由命吧。有责任感的卫生员第二天会来看看大人和孩子的状况,有的卫生员连这点都做不到。
全团五六千人,有病有灾全靠着这几十个人组成的医疗队伍来保护。没有先进医疗设备,没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在连队当卫生员都是‘全能’的,内科、外科、五官科,小儿科,所有病症都要懂得一点,精通谈不上误事的不少,如四连一同志有高血压病,下午头痛痛卫生员给他点去痛片,当晚脑溢血死了。人们都知到感冒发烧打一退烧针就好了,很平常很简单很容易的事,可我们非常熟悉非常要好的两个朋友家庭的孩子,活蹦乱跳很是可爱,就因感冒发烧打一针睡一觉,起床孩子不会走路啦。出了医疗事故没人负责,经过多次交涉后被定为小儿先天性麻痹症。本来欢蹦乱跳的孩子,怎么突然间说成是小儿麻痹症呢?
心里不服想不通。那时候人们对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多次交涉没有结果,就这样认可了吧。从此两个家庭为孩子的就医和治疗四处奔波。背上了经济上、精神上双重压力和负担,给孩子造成一生中巨大的痛苦,也是父母一生最大的心结。
人们生病最怕耽误治疗,首先现实的交通不便是最大的障碍,急重危病无法及时送出,药物采购不及时,病号急需药品说不定早已空空无米下锅啦。原因我们属于公费医疗,病号转院只能由本系统接纳。师部医院离我团三四百公里,就不说病人在戈壁滩上受搓板路颠簸所忍受的痛苦。就在这唯一的一条路上出出进进,挡路的河流有“比列斯河、哈巴河,布尔津河”没有桥。只有额尔齐斯河上有座浮桥,洪水期间只好使用渡船。每年有几个阶段不能通车和通车非常困难。每年三月中旬左右,阿尔泰山冰雪开始融,河水猛涨,加带着大小冰块直冲下来,要过河的车都会由被满河冰块击倒的危险,很可怕。到五月中下旬洪水期开始,大小河流涨满河槽,山高河床低落差大,河面宽水又深,流速急。车是无法通过啦,只好启动汽艇或渡船缓解一下紧急需求。到十月底十一月初河水慢慢开始结冰,在封冻之前冰层没有达到承载车辆的厚度,又是不能畅通。等到十二月,元、二月河面全部封冻,什么样的车呀,步行呀,成群牲畜呀都可畅通无阻啦,随便敞开跑吧。可这时候气温急剧下降,随时都会有狂风暴雪的来临,可怕的寒流会突然袭击。使一些司机出了事故,谁又能改变或主宰这暴烈的大自然呢?

如有恶劣天气和危险阶段,交通局,气象局都会及时通知各单位“注意安全事项,停止车辆出行,或禁止野外作业”。要问为什么不修路架桥呢,你要知道这是战备需要的天然屏障。当年这批年轻力壮,很少有病的人群,一旦有病就非常可怕,人们会说大人小孩有病得选时间,选季节。所有人都有这样意愿和期盼,什么时候能把路修好,把桥架好.现在一切都彻底改变了,特别近些年国家大力扶持西部道路四通八达,再恶劣的天气也不怕.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