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分析:活动整和重要性的思考
(2009-06-26 15:08: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幼儿学习的范畴按学习领域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领域,并同时强调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能力、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不是独立单一,而是整和统一的。我园是一所山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在硬件上是远远不能与城市幼儿园相比的,为此,教师们埋怨过、困惑过,但是我们也思索过
探究过。本案例是我们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幼儿园公开课活动)中的第一节活动,能使我们山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也能在活动中体现整合性,重视活动整合性的重要,我对《剥花生》这一大班活动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分析。试图从能否利用一节公开课活动,充分发其教育功能,体现其教育价值,让教师们注意到活动的整和性,提高教师的整体执教水平。
二.案例描述
引出课题,认识花生
1.
师: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呀?是什么颜色的?
幼:米黄色
师:花生有哪些部分组成?
2.
师:这花生壳里会有几粒花生仁?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幼儿回答后老师验证幼儿是否猜测正确,让幼儿认识花生壳和花生仁。
(幼儿出现了颗、粒的量词用法的不同,教师没有理会)
3.教师出示三颗不同的花生,观察它们的不同
师:老师手里有几颗花生?它们有什么不同?猜猜不同外形的花生壳里面的花生仁是否一样多的呢?
3.
幼儿猜测,记录表格
1.
教师自己先猜,自己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上正确记录
2.
3.
(1)
(2)
(3)
幼:老师我的壳剥碎了。师:没有关系
幼:老师,我完成了,我想吃。师:好的,你吃吧。
师:完成的小朋友将你的花生仁与你的伙伴分享吃掉
幼儿品尝花生仁,结束。
案例分析
本活动是教学目标是1.了解花生的基本特点。2.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3.尝试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三大目标都是知识性的认识与技能性的学习,目标大而多实现就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对花生的基本特点了解的不够,在记录这一操作活动也显比较乱,就难以突破“尝试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这一难点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本班幼儿对这一活动没有前经验,活动是整合,想试图从这一节单一的活动课中,让幼儿认识花生,了解花生,又让幼儿用数字正确记录数量关系,有条理的记录活动,是不可能的,本班教师对这一活动也进行了精心的物品准备,但是忽略了主题活动的整合性,这一活动如把它作为一个主题活动来开展,而不是单独的一节活动课。将所有的活动整和起来,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幼儿充分的了解花生,再通过一个活动实现操作上的目标等。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纲要将“整合”的观念作为一条主线引进到所有的内容之中。整合教育最终也要体现内容的整合上,就是要幼儿教育的各要素进行多样化、多层次的有机联系,同时活动整和性也是一个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拼盘和叠加,在一堂科学活动中,我们同样要注意语言等领域上的问题解决 。案例中教师还没有重视到在科学活动中的对语言、情感等的问题解决。只有通过内容的整合,打破领域的边界,帮助幼儿积累整和的有益经验,才会促进幼儿整体性的发展。
虽然我们是农村幼儿园,但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城市幼儿园同步,也许我们的教育脚步永远不能跟上他们的步伐,但是我们也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大流,能走出自己的特色。希望通过这一案例分析,能使我们农村幼儿教师注意到活动整合的重要这一问题,在各个活动的实施中,树立幼儿教育的整合观,强调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对各种教育内容、形式或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发挥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影响,最终促使幼儿综合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