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岭之首的大庾岭北麓,有一座山,因其高耸入云,名为云山。云山脚下有个村庄,叫云山村,又因环围厚实的黏土高墙,故曰:曹家围,俗称围里,距县城29公里。鼎盛时,有135户,合700多口(另有外迁后裔2000多人),举村皆曹姓,乃典型的客家。
崇山峻岭之间,一块长不过十里,宽约三里的小小盆地,河塘交叉、阡陌相连。四周山峦叠嶂,茂林修竹,清流淙淙。云水、左河合拥围里;明砖清瓦,飞檐翘角。青石铺道,古巷深幽……2014年11月,云山村被住建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文化部、农业部、文物局、旅游局等联合发文,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此时,距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始建围屋整整450年,距允信公在此开基已579年。
500多年来,我们深居简出,鲜与外部交通。正所谓“百年为客老,一念爱乡深”,我们从未忘却中原故土。平阳第、大夫第、绪绍上蔡、绣虎第、谯国堂等一块块匾额以及祠堂里的一幅幅对联,无不昭示我们的血脉源流、精魂所系。
曹家围大门题为:平阳第。堂号:敦叙堂。
祠堂部分对联——
敦一本散万殊济济人才崇祖德;叙百揆和五典翩翩风度报宗功。
享禄万钟刚猷克壮;遗书千帙古籍遗香。
礼乐百年鲁国列姬宗之长;诗书万卷东平推汉室之贤。
树绩关中振平阳千载之业;修名邺下冠河东八斗之才。
谱系纪世族由南庾卜宅铜盘四房父老生长于斯廿 十八代;堂上书宗图自明清而安居云山两朝人文后先相继数百年。
……
雍正丁未年六月,初修族谱序(翰林院编修李钟侨作),表明本宗支乃北宋武惠王曹彬之后。十六世孙曹桂自咸淳年间由真定府灵寿县徙池州府贵池县,其后,一路辗转南下;嗣孙曹有宽任职南郡,落籍梅国横浦(今江西省大余县);彬公二十四世孙曹允信迁居于今之曹家围(大余县左拔镇)。
2009年,复旦大学人类基因学教授李辉,率队到曹家围作基因调研,经DNA检测,确认本宗支乃曹参之后;2010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专家韩昇走访我村,根据留存的匾额等文物认为,曹家围是名副其实的“平阳第”也是国内少数几个以曹参封爵为门第的宗族。同时,依据“绪绍上蔡”门额,推断我曹氏与上蔡侯曹恤(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有渊源关系。
为了弘扬源远流长的曹氏文化,我们拟在曹家围门前,立曹参塑像,以正其名(平阳第),维以永祀。热切盼望海内外宗亲热心参与,捐资助力,完成这项功在当代,荫及千秋的事业。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栏目,《中国国土资源报》《赣南日报》《赣州晚报》等报刊,《今朝》《山河》等杂志,大洋网、网易、搜狐等100多家网站均对我村做过专访和报道。
借此平台,我谨代表曹家围族人,真诚欢迎海内外宗亲与我们取得联系,话渊源、叙伦常;热忱欢迎各地宗亲前来考察、交流。我们虽不富有,但一定会热心礼待各位!
大余平阳第曹氏宗亲联谊理事会
理事长:曹为民
手机:13979716650
QQ:1459015233
2016年5月10日
http://s2/bmiddle/001LQNMRgy71zLX0b6xd1&690
(图片摄影:曹人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