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周岁重庆行(纪实摄影)

标签:
重庆行 |
分类: 摄影分享 |
八十周岁重庆行(纪实
——西行漫记之四
导读: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还是想用文字留下这段美好的记忆。5月6-22日,八十周岁的我同老伴,先后游览了:西安、成都、眉山、重庆、奉节、三峡,5月22日从宜昌回到郑州。
5月14日,从眉山东站乘
正文:
第一次到重庆,还是1966年冬天,文化大革命大串连时,我们班,家在重庆的同学张国良(2017年4月已故),送给我们同学几张火车票,因而,就和几个同学开始了成都、重庆大串连。时隔五十五年,第二次来到重庆。
那个时候以“革命”为主,实际也是游览。在重庆参观了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旧址,这次以玩乐为主,这些地方就不想再看了。
五十五年过去了,重庆已经高楼林立,异常繁华,特别是在朝天门码头观赏重庆的夜景,让人流连忘返。当年满城的缆车,已经被轻轨列车、公交车、出租车所替代;当年朝天门码头上靠不少苦力妇女搬运的场面不见了,实现了机械化;当年长江、嘉陵江上以货运为主的船舶,变成了豪华的大型游轮、货轮,码头的数量明显增加了不少;当年市中心破落的民居不见了,变成了高层或多层小区。变化实在太大了。
印象最深的,除了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变化,重庆的市场异常繁华,重庆人的市场经济氛围浓厚,服务周到热情,就说出租车司机,上车、下车,都知道为顾客提行李,在别的城市很少能感受到。
一、朝天门广场(码头)
1、朝天门广场:
2、重庆朝天门广场纪事:
3、广场一侧的长江:
4、广场一侧的嘉陵江:
5、老伴和我在长江一侧留影:
6、老伴和我在朝天门码头观赏夜景:
7、老伴在朝天门广场美食城品尝重庆小面:
二、重庆人民大礼堂
8、重庆人民大礼堂:
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同老伴在人民大礼堂留影:
11、人民大礼堂的设计者、总工程师张家德塑像与简介:
12、人民大礼堂对面的“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13、博物馆左侧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三、磁器口古镇
14、我们从磁器口后街进入这个异常繁华的重庆名吃、小吃、经销土特产的古镇:
15、古镇的游客:
16、磁器口麻花文化馆,他们经销的是陈稳建的陈氏麻花,我们在这里买了不少各色麻花,随即打包快递,发往郑州(还有一家陈氏麻花也很有名气):
17、看看这“恭请试吃”的各色麻花:
18、各色麻花摆设有序,经销者和打包快递者足有20余人,异常繁忙:
19、这是经销、品尝重庆盖碗茶的地方:
20、巴村人传统小吃手工糍粑,门口制作者的服装上写着“第五代传人”:
21、老伴和我在品尝古镇小吃:
四、八一路好吃街
22、在这里重庆的名吃、小吃,都可以品尝到:
23、看看这条街的游客、吃货有多少:
24、一个店铺陈列的各色小吃:
25、这是典型的重庆火锅,辣、辣、辣,让河南去的老头、老婆望而生畏:
五、人民解放纪念碑
26、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7年8月竣工。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
27、我同老伴和洛阳地质队的同事老瞿夫妇,在解放碑留影:
28、同老伴在解放碑留影:
29、老伴同老瞿夫人世群留影:
30、我同老瞿留影:
31、老瞿夫妇,都是重庆人,典型的重庆通,在解放碑附近的小吃店请我们品尝重庆小吃:
六、轻轨列车穿楼
32、重庆轻轨(往年的重庆山城以缆车为主,现在缆车不见了,变成了轻轨列车):
33、轻轨穿楼,已成为重庆的一景,前往观看的游客不少,这是列车穿楼那一刻抓拍的:
34、同老伴在轻轨穿楼处留影:
七、其他
35、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
36、红岩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