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010:当用《标准》之尺衡量校长之短

(2013-03-12 11:46:17)
标签:

教育

分类: 传媒发表

当用《标准》之尺衡量校长之短

227,教育部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国家文件的形式明确和规范了校长的专业素质要求。《标准》由5个基本理念、6项专业职责和4方面实施要求等三部分内容组成。详细阅读,不难发现《标准》的高起点和高要求,体现了“教育家办学”的思想,而且,《标准》许多内容针对当下突出的教育问题。对于校长来说,《标准》无疑是一把尺子。

社会对教育诸多诟病,除大环境外,和部分校长素质过低脱不了干系。不可否认,校长队伍当中,优秀者居多,然而如此庞大的义务教育校长队伍,滥竽充数者不少。既然《标准》已经出台,就该用这把“尺子”去衡量校长之短,正如实施要求里所说“要将本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

首先要衡量师德之短。《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以德为先”,可见《标准》对于德的重视程度。而如今,在社会趋向多元价值的形式下,金钱至上、官位至上扭曲了部分校长的价值观、人生观,校园里也出现了不正之风,贪腐、行贿、向学生推销商品吃回扣等等,这类校长道德沦丧、品德低下,姓“钱”而不姓“教”,给教育带来重大损失。对于他们,不但应该一票否决,而且应该绳之以法。

其次要衡量专业之短。校长必须专业化,在《标准》文本里,“专业”二字出现的最多。然而现实中,有多少校长把教育等同于教学,把教学简化为分数?又有多少学校的毕业班取消音体美教学,把教育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杀!高高在上、脱离教学一线、不懂教研、不知课程为何物的校长更多。诸如此类,理当用《标准》去重新衡量。

再次要衡量能力之短。基本理念的第四条是“能力为重”。作为一名合格的校长,必须拥有普通教师不具备的各种能力,比如诊断学校现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能力、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等。而实际上,庸者任校长,工作上不闻不问的甩手掌柜大有人在。只有庸者下,能者上,才能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最后要衡量学习之短。合格的校长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成长的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五条对于校长的终身学习做了专门要求。而不读书、不学习的校长却大有人在,这类校长,是不是该让他先“充充电”呢?

当然,衡量校长之短,并不是要达不到标准的“下岗”,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短处,努力学习,争取早日达标,进而进一步优化校长队伍,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还是一把梯子。

 本文刊于《未来导报》13年8、9合期,谢谢张慧敏编辑

http://s10/mw690/60be6528g7bf8389ecc7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