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传媒发表 |
4.57%能拧出多少水分?
吕建斌
今年开学,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开学第一课》确实让人心里产生了如许感动, 邓丽老师和孩子的抑制不住的泪水演绎了最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故事里所闪耀的人性之光温暖着每一位电视机前的观众,和《开学第一课》的最美相比,湖北麻城3000名农村小学新生扛课桌上学的新闻刺痛所有人的眼睛,它给麻城教育一记最响亮的耳光,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样的标语成为一种讽刺,如果要选一个年度“最丑”的话,麻城教育还真当之无愧。
在全国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不配备课桌椅的学校存在,这的确让人无法理解。
然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据麻城市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麻城市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为7.2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57%。这比国家规划2012年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4%还超出0.57%,4.57%在全国范围内都应该算高投入,更别说对于国家级的贫困县了,而超出国家规划的教育投入竟然不能保证教学最基本需求,以致要学生自带课桌上学的境地,这个数据在挑战公众的判断力。
且看这7.2亿都干了什么:“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薄弱学校建设、教育装备、校舍建设、学前教育、食堂建设、校舍安全等方面。”难道学校建设、教育装备就不包括课桌凳?有人算了一笔账,一套桌椅的价格为160元,3000人所需也不过480000元,7.2亿里会挤不出48万,谁信?
和自带课桌凳上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麻城市政府大楼却相当气派,民众甚至称其为“麻城白宫”。有钱造政府大楼,无钱购买课桌凳,这4.57%有多少可信度?7.2亿都派到什么用场,麻城市政府应该给公众算一个明白账。
本文为《未来导报》专栏文章,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