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成为教师后的“重要专业”

(2012-02-07 11:21: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原创

成为教师后的重要专业

吕建斌/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当他取得任职资格——教师资格证后,最重要的是什么?

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专业,例如“小语”、“小数”、“中语”、“英语”、“物理”、“化学”等等,这些划分对教学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吕强老师是化学专业,在我的蛊惑下改任数学兼班主任,可他教数学的成绩却远比教化学的要好。近两年化学成绩在中考中都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处在全县中间位置,但早些时候,任数学时却考过全县前五名的好成绩。现在任七年级数学却如鱼得水,一个数学最差的班,差到什么程度?小升初时数学成绩是个位数的学生就有十来个,近一年的努力,数学成绩却跃居全校前列。学校推行课改,他的班作为试点,课堂效果良好。上学期,他每周都要承担一节示范课,供全校教师参观学习。而且这一年教科研成果也很丰硕,平均每一个月就在《中小学数学》上发表一篇论文,据本人介绍,发表论文的灵感多数是学生给他的。在教材开发中如何利用学生挖掘教材,他理解深刻,方法恰当,曾成功主持了中国教师报论坛关于教材开发的夜话,后来,中国教师报刊发了他的发言。

与吕强老师类似,郭好过老师中师毕业,任职资格是小学。在前年,学校根据他的特长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让他担任初中数学教学。这个决定让许多老师心中不解,放着中学数学专业的教师不用,却让一个小学教师上初中的数学课,能行吗?校长心中也捏着一把汗,刚过一学期,郭好过老师的表现就让大家放下心来——他的教学成绩也在学校前面。三年过后,中考成就又一次证明了这个调整时正确的,郭好过老师不但被评为九年级数学优秀学科教师,而且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这样的例子很多,最让人吃惊的例子是一个小学发生的事。这个小学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学校教师紧缺,学校每个月花五百块钱在校外聘请了一名代课教师,任三年级语文,这名代课教师既不是师范院校毕业,也没有取得正式的教师资格,算是暂时救急罢了,可恰逢这一年全县三年级抽考,全县教师对调监考,统一阅卷,考试结果让大家咋舌,分数遥遥领先,许多公派教师的成绩望尘莫及。后来,校长软磨硬泡愣是让这名代课教师接连上了好几年课,年年成绩都不错。

我举了上面几个例子,当然属于特殊情况,并不是要否定专业对口,专业在教学中当然很重要,但当上教师后,原来的专业就不再是救命的稻草。

这三位教师有着同样的特点,研究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不是其他老师没有本事,只要是能取得资格的老师,专业知识肯定没有一点问题,但问题是,一旦取得资格,有了“饭碗”,便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专研的结束,取得了职业,同时埋葬了职业。

我有话说:对教师而言,专业重要,但成为教师后,最重要的专业不是原来的专业,而是“新”的专业,那就是如何在担负责任的前提下让专业不断成长。

当一纸证书只为“稻粱谋”的门票时,这纸片就失去了意义。就像最后一个例子,没有这纸证明,反而会做得更好。可奇怪的是,现在人人迷信证书。

如何对待学生,比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

 

    附:教材资源有隐性与显性之分,而隐性资源往往易被埋没。如何开发教材的隐性资源?教材的隐性资源似“千里马”,教师和学生就似“伯乐”,教材的隐性资源开发就是“伯乐”发现“千里马”的过程。

现举一个初二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来说明。问题:判断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的对称轴有几条?(参见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7页)问题很简单,简单得无需思考,你就能直呼答案:两条。真的是两条吗?以前从没人质疑过。在数学课上,我们班的学生却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四条,这是任何教参上没有的结论。原来所有的人都用“静”的眼光看这个问题,或者说是凭直觉作出的判断。而我们班的学生是用“动”的眼光来看问题的,他们画了两条相交直线,让一条静止,让另一条旋转,两条直线的相交将呈现特殊的相交——垂直和不垂直的一般相交两种状况,依次对应着四条和两条对称轴(该问题亦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分“特殊”和“一般”两种情况来处理)。这是以前任何书籍上都没有的正确结论,一道能有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好题就这样被埋没了若干年,被“误解”了若干年。从教材出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得出“未被前人发现”的正确结论。这就是“创新”,这样就是用“活”教材。(作者:吕强,出自《中国教师报》第4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