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评优会不妨变成展“优”会

(2011-12-20 19:06:25)
标签:

校园

分类: 原创

【原创】评优会不妨变成展“优”会

吕建斌/

评优选先是教育部门年终一道不好消化的“大餐”,因为要评职称的关系,不管教育局学校也好,还是普通教师也好,年年为评优选先都要大动干戈。被考核的学校和个人要填表册,写材料,人人都想分食一杯“羹”,而主管部门也不轻松,考核办法一大堆,大会小会一连串,最终无非是按照成绩一刀切,再平衡关系,照顾情绪。有真优秀,有轮流坐庄等来的优秀,还有许多见不得人的“潜规则”下的“潜”优秀。结果不但不令人心服口服,而且会影响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为了一个名额,大打出手,闹得天翻地覆,造成不良影响,这和评优选先的目的背道而驰。

评优选先的目的是为一个单位或个人工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在奖励的同时,要起到带动、引领、激励的作用。评优的意义不在于优秀的终结,而在于更多优秀的出现。

回头再看多数优秀是怎样在会议室里“焖”出来的。首先看业绩,所谓业绩,其实只是成绩,学校排名第几,个人排名第几,因为只有统一考试的成绩最有说服力,至于其它项目,多数是“虚”的。不可否认,这种评价助长了应试的风潮,让教育走向应试的极端。还有就是轮流坐庄,有些学校为了平衡关系,评优选先采取平均主义,先是评职称急用的人“优秀”,评完职称便不再“优秀”,该下一个“优秀”了。这真是“优秀”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种方式助长了教师不作为的现象,对于管理来说,也是后患无穷。至于“潜规则”“潜”出来优秀,负面影响更是不用说。

如何考核更加公平?公平、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自不待言,但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参评的人有“优秀”可展,让评价的人有“优秀”可评。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笔者设想,把评优会变成“展”优会,不管是单位或个人,不写材料,只要把你的工作成果展示出来就行,图片也好,实物也罢,只要能把成绩充分展现出来,让评价的人能感觉到你的优秀就行,而且所有被评选的人也参与。这就像商品展销会,商家把自己的商品摆上柜台,购买的人自会选出最好的。谁优秀,谁不优秀,就摆在哪儿,一目了然,评价者只要拿出制度“对号入座”,进行打分就行了。这样,既杜绝因只认成绩造成的评价单一问题,也杜绝了轮流坐庄的弊病,更不会出现暗箱操作。

其实,这样评价,也无非体现了“公正、公开、公平”这三个词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