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借刀杀人”与课改

(2011-06-02 00:17:08)
标签:

杂谈

“借刀杀人”与课改

吕建斌

    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 “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的论述,无疑是对当今教育的当头棒喝,对于这声当头棒喝,最该惊醒的应是谁呢?人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体制,投向社会,好像这全是体制的事,就连我们这些当教师也将责任推了个一干二净,满脸委屈:你以为我愿意这样折磨孩子吗?

    诚然,现代社会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围影响了教育,可是,五指山般的作业就压在孩子的肩上,应试的车轮大战它就发生在课堂。学生睡不醒,是因为学校、老师不要他睡醒;学生明天会去跳楼,是因为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带给学生的是焦虑、厌学、敌对、偏执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根源全在课堂!

    说白了,这老师是在“借刀杀人”——借应试教育的“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充当这“杀伐者”的角色。杀伐学生的权利——快乐的权利、成长的权利、健康的权利、学习的权利、自由思考的权利……老师,便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帮凶”!不独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在杀伐着自己的幸福,教育变教学,教学变做题,在这种低效而重复的劳动中,教师丧失了思考、激情、创造,变得麻木而盲从。

    为分数而教学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因为成绩,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本来应充满温暖、快乐的学校,竟然出现了“阶级”。为了追求近期利益,采取各种措施,甚至不惜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进入越训练学生越反感,逆反心理越强的怪圈,它彻底背离了人文关怀。

    以成绩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必然造成所有学生人格的异化,使学生生游离于感情荒漠化的边缘。当你把学生一个个塑造成能考高分但却冷血的人的时候,你感觉这是你的成功吗?事实上成绩的好坏只说明学生能否考一个好大学,谋一个好职业,挣到钱并过上较为舒适的生活而已,这与人的本质价值无关。

    如何破解应试教育的这一魔咒?课改是一副良方!因为育人最终要回到课堂。课改的实质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构建人生的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解放,课堂才能由单纯的知识灌输变为“自选超市”,才能变分数至上变为心灵、情感的教育。课改的精髓不在于教师学富五车,而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课改就是要留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沉思,进而升华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只有课改,才能让教师不去“借刀杀人”并杀伐自己;只有课改,才是从儿童出发;只有课改,才能实现学生、教师、家庭、社会的“多赢”。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  742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