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月读书札记(2013年8月19日-9月1日)

(2013-09-01 20:13: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国际关系评论
    国际安全研究  2013年第4期 
   
    赵全胜:战略团队在美国外交政策转型中的推手作用
    其实应当改为战略团队在冷战后美国对日外交政策转型中的推手作用。知道了这个团队是三驾马车:奈(设计师)、傅高义(军师)、坎贝尔(先锋)。
    
    李巍:中国金融崛起的国际环境与战略应对
    第51页世界十大主权财富基金表,木想到挪威政府养老基金位列第一。不过如果把中国外汇、中投和中国社保三家加起来,那中国绝对第一。再看下第四节中国的金融战略应对吧。有一点是应积极推动扩大IMF的SDR在充当国际储备倾向中的角色。这个事可以做,但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列出的那几项工作多少实现的可能?

    钟飞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框架、指标体系与评估
    该文建了一个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体系,分为政治、军事、发展、舆论、中国的塑造能力七类,每类定了一个可观测的指标。有意思的是,他给每个指标加了个权重系数,而这个系数又与三大理论的倾向性有关。然后他想定了三个场景:给定各系数20%的权重,假设现实主义的权重(政治、军事的权重要高),假设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舆论、发展系数的权重比较高)。这样一来有点问题了。作者认为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到底是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如果加上理论倾向,我认为他研究的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认知方法。所以,当第80页图3出现三种曲线时,这实际上是由理论货币导致的认知差异形成的,到底哪个曲线更接近客观的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作者反倒没说。

    徐进:在韬晦与有为之间:中国在保障国际安全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肯定没钟飞腾那篇好,但还凑和吧,有兴趣者可以读一下。

    李兴、牛义臣:上合组织为何不足以支撑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
    这判断或许没错,上合组织总是有些问题的嘛。不过,作者提出的那几点政策,睦邻友好,有所作为,注重双边、突出重点,什么的,怎么证明就能弥补上合的不足呢?还有,作者说俄对中国深入中亚有疑心,我对这种说法始终有点怀疑。中国深入中亚显然不是政治上的,只是经济上的,这个与俄有多大矛盾呢?再者,我们可以与俄达成默契啊。上合组织内,中俄是合作主导,摆明了中亚有些事是以俄为主,中国为辅。可以说,中俄轴心越有力,上合组织越成功嘛。

    沃马克:清代亚洲非对称关系的层次与多样性
    对非对称关系的一些说法值得记录。比如成熟的非对称关系是强弱者之间的交易:强者认可弱者的自主权,弱者承认由实力差异带来的非对称秩序。差距并非屈报。强者不要想消灭弱者,弱者也不要想平等地挑战强者。非对称关系需要持续的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