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读书札记(5月21日-6月3日)
(2012-06-03 22:17: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与杂感 |
都是根据档案和回忆录写的。就是探讨性的东西太少了,最后有一点。到底越南人对中国人有什么猜疑,越南人自己怎么想的。这个其实最令人感兴趣。
成晓河:第二次印巴战争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援
也是根据中国的解密档案和回忆录什么的写成。结论是,中巴缺乏军事协调机制,地理原因影响援助,外交支持效果有限。总之,限于中国的实力,中国对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有限,导致巴在第二次印巴战争后调整亲中疏美的政策,开始对大国采取“等距离外交”。
赵怀普:英国否决欧盟修约与英欧关系的新动向
比较传统的写法。欧盟修约对英国的挑战,英国否决的原因,否决背后的英法德权力之争,英欧关系走向何方,等等。资料性很强。
刘建华:周期视角下的奥巴马外交政策:内敛还是外向?
一个美国外交政策的周期理论认为,美国对外政策每20-22年就进行一次收敛与外向的交替。那么奥巴马政府正处于外向的末期,面临较大的收缩压力。问题是,作者没给出收敛与外向的观察指标是什么。
丁韶彬: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援助变革
本着了解情况的态度读了一遍。奥巴马政府财政不宽裕,美国未来十年还要削减一万亿美元的军费,这个对外援助怎么变革意义都不大。
王明国:机制复杂性及其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这文献综述写得挺好,挺及时,因为机制复杂性是个新话题,总结出来有助于跟踪前沿。作者对机制复杂性进行了分类、归纳了复杂性出现的原因,以及对国际合作的影响。推荐有兴趣者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