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月读书札记(12月5日-12月25日)

(2011-12-25 21:1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与杂感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年第12期
  
  本期的国际关系理论篇是三篇关于分裂主义和分离权的讨论。
  杨恕:分裂主义产生的前提及动因分析
  该文认为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是内外因结合。内因有环境封闭、文化差异和中央权威不足,外在原因是外部势力介入。其实我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中央权威不足。环境和文化是不能选择的,长期存在的常量,只有当中央权威下降时,分离精英才能崛起的可能,外部势力才有介入的可能。多民族国家就像一把筷子,散是自然状态,只有当握筷子的手(中央权威)足够有力时,这些筷子才能聚在一起。

  王英津:有关分离权问题的法理分析
  是一篇偏国际法的文章。学习了。文中指出,分离与自决是两码事,国际法不存在分离权的条款,它量一个被想象出来的概念。当一国内部的弱势群体在遭遇严重不公正待遇时,国际社会通常视其拥有救济性分离权,但在实践中如何定义严重不公正待遇是个问题。
  分离和独立也不一样。因分离而脱离出来的这一部分原来就是被脱离国家的一部分,但因独立而脱离出来的这部分原本就不属于被脱离国家,只是后来因殖民统治而将其纳入了被脱离国家。

  李捷:对基于自由民主角度的分裂权利理论的简评
  这些理论大体可分为自决权理论、基本权利理论和唯一补救权利理论三类。基本权利理论太激进了。该理论认为,某一公民群体欲在民主和多数原则的范围内行使分裂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正义的。如果这么搞下去,老子的小国寡民状态倒是很快就实现了。

  李滨、陆健健:论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之正当性
  看不懂,评论不了。

  王军:中国国际关系学术期刊:回顾与评价
  对中国六份国际关系研究期刊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世经政影响因子最高,当代亚太次之。应证了学峰两年前的那句话,当代亚太的崛起势不可挡。表6是世经政发文量排前十位的人竟然有郎平(此郎平非彼郎平,列位看家别误会),这肯定错了。郎同学多年来给该刊译稿,所以在cnki中的出镜率高些。作者从cnki中下载所有文章时,大概没注意到她系译者。
  作者在结论中正确地指出,中国现有的体制性因素(对刊号严格管制)严重阻碍了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太对了,要是没这条,国际政治科学崛起也势不可挡。

  李明明:论天下思想中的政道与治道
  就一个感想,希望明明兄下次增加点现代的例子,就是这项研究对现代国际关系理论或实践有何借鉴意义。

  欧朝敏、谭跃进:九一一事件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发展动态--基于ARMA干预模型的分析
  这文章的问题不是太清楚,略去中间复杂的模型不看,结论是911后,大规模国际恐怖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恐怖活动趋于小型化和分散化。但恐怖活动的致死伤人数上升。这样的结论需要复杂的模型分析吗?描述性统计办不到吗?与诸君共同深思。

  焦世新、周建明:美国是负责任的实力下降霸权吗?--兼论中国必须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话语权
  主标题很有趣儿。作者认为,当美国实力下降后,它的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包括转嫁危机、保护主义、制造动荡、阻止别国崛起、推卸国际责任、成为麻烦制造者。所以,对霸权国在实力下降过程中是否会成为不负责任的国家以及以何应对的研究就尤其必要。的确是有意思的视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