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方国际干预理论与现实”研讨会(国际学部)
(2011-12-16 20:40:09)
标签:
转载 |
分类: 国关学界动态 |
“西方国际干预理论与现实” 研讨会议程 会议时间:2011年12月24日 会议地点:社科博源宾馆会议中心(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 主办单位: 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
|
|
12月23日 |
外地会议代表报到 |
12月24日 |
|
8:00-9:00 |
会议代表报到 |
9:00-9:10 |
开幕式 主持人:张宇燕(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 致 |
9:10-10:20 |
议题一:国际干预理论 |
|
主持人:张宇燕(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所长) |
1 |
论人道主义干涉与其限制 发言人: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评论人:邵 |
2 |
西方国际干预理论视角下的失败国家问题 发言人:韦宗友(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 研究院副教授) 评论人:陈 |
3 |
后冷战时代西方国际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言人:邱美荣(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李少军(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
4 |
攻防认知与第三方军事干预 发言人:漆海霞(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讲师) 评论人:周方银(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
|
会议讨论 |
10:20-10:40 |
合影、茶歇 |
10:40-12:00 |
议题二:西方的国际干预政策 |
|
主持人:苏振兴(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 |
1 |
从强制性外交到先发制人战略:美国非常规安全战略分析 发言人:张家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余万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2 |
冷战后欧洲人道主义干预:理论、政策与实践 发言人:赵怀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评论人:周 |
3 |
论欧盟对外干预:以对非干预为例 发言人:白云真(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范勇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际部主任、副研究员) |
4 |
美国民主援助与国际干预 发言人:刘国柱(浙江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教授) 评论人:陶文钊(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
|
会议讨论 |
12:00-13:30 |
午餐 |
13:30-15:10 |
议题三:历史与案例 |
|
主持人:黄 |
1 |
试析巴尔干国家的国际干预与治理 发言人:孔田平(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刘作奎(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
2 |
美国干预阿富汗例证研究 发言人:王 评论人:刘青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3 |
法律干预的演进与发展——基于国际法院司法实践的考察 发言人:宋 评论人:陈泽宪(中国社科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
4 |
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发展中国家人权事务的干预 发言人:李开盛(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评论人:刘贞晔(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5 |
外部宗教性干预与地区安全——以科索沃冲突为例 发言人:章 评论人:高 |
|
会议讨论 |
15:10-15:30 |
茶歇 |
15:30-17:30 |
议题四:中东局势与西方干预 |
|
主持人:杨 |
1 |
大国对中东的干涉:手段、结果和影响 发言人:王京烈(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唐志超(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 |
2 |
利比亚战争与利比亚模式:西方新干预主义剖析 发言人:王林聪(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评论人:蒲 |
3、 |
欧洲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 发言人:吴 评论人:牛新春(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西亚非洲所所长) |
4 |
强制性外交与国际冲突管理——基于伊朗核问题的案例分析 发言人:周士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论人:吴 |
5 |
战后联合国在非洲危机和冲突处理中的作用 发言人:袁 评论人:李东燕(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 |
|
会议讨论 |
17:30 |
闭幕式 主持人:王立强(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工作室主任、研究员) |
|
张蕴岭主任作大会总结 |
18:00 |
晚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