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中国人尊严(转)
(2011-10-21 19:14: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国际关系评论 |
转自阎学通人人网日志:http://blog.renren.com/blog/403050027/771341958
保持了他一贯反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风格。
小悦悦事件引起全民对道德的讨论,我由此联想到道德与外交目标问题。当一个人和一个国家把经济利益视为首要利益时,他们会将一切其他利益(包括生存利益)置于经济利益之下。自古以来,获取经济利益是驱使人类犯罪和采取不道德行为的第一大动力,即为了经济利益而做坏事的人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其任何一个其他做坏事的原因。如果以积累财富为最高目标导致了小悦悦事件,那么以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为最高目标的外交政策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在现有的美、中、俄、日、德、法、英、印七个大国中,我国的外交关系数量最少,因为同意台湾保持现有的24个外交关系。我国的外交质量最低,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既有条约又有实质内容的盟友。国家间的友谊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不能用个人的友谊高标准来要求。因此,盟友则是国家关系中质量最高的友好关系。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外交政策对于实现大国崛起或民族复兴来讲,是有益还是有害呢?
自2009年3月发表“国家的最高目标不是致富”以来,我接受了很多关于道德与外交关系的采访。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现实主义者会强调道德?难道以利益为目标的外交政策就不需要道德力量支撑吗?希望大家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