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的“有权无责”导致G20首尔峰会成果了了

(2010-11-16 07:56:46)
分类: 国际关系评论

已发表在《齐鲁晚报》上,发表时略有删节。


为期两天的G20首尔峰会落下帷幕,这次会议除艰难地通过了一个措辞空洞的宣言之外,没有特别令人振奋的成果,反而在汇率等问题上陷入严重争执。

汇率问题是本次峰会最主要的议题之一。令人遗憾的是,美联储前不久宣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是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政策,其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性在于它会加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预期,推高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它对其他国家经济的危害性在于它会造成美元的贬值,从而增强美国商品的出口能力,增加美国的就业率,同时却减缓其他国家出口和经济增长的速度,因此具有“以邻为壑”的强烈功效。另外,它还会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形成较强的通货膨胀压力,而这一压力正在显现出来。因此,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其在峰会之前受到广泛的批评和压力。批评者不仅来自中国、巴西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而且还来自德国、法国等G8成员国,有评论甚至称美国在G20中显得空前孤立。

为了缓解压力,避免自己在峰会上受到一边倒的指责,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峰会前的亚洲之行努力地做印度和日本的工作。比如,他在访问印度时表态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用意之一就是分化“金砖四国”,希望印度不要强烈批评美国的汇率政策。美国的示好工作大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印度和日本均承诺在峰会上不对美国“说三道四”,峰会宣言在汇率问题上也只是重申了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进行汇率合作的原则,并无批评或要求美国取消量化宽松政策的字样。就是说,美国今后仍会继续执行量化宽松政策,而且很难说它会不会搞第三轮量化宽松。问题是,其他国家会不会顺势跟上呢?并非没有这种苗头。比如,日本央行在9月中旬出手干预外汇市场,防止日元对美元升值,又于10月初降息并宣布启动“全面货币宽松政策”。如果各国为增加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而对本国货币实行竞争性贬值,那么世界就会爆发一场汇率战和贸易战。这应当是G20今后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回顾历史,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世界曾陷入一场严重的汇率战和贸易战,原因就在于老霸主英国已无力承担维持世界经济稳定的责任,而当年的新兴大国美国又不愿承担这样的责任。现在的形势与当年有些相似。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表明它不愿意承担维持世界经济稳定的领导责任,而当今的新兴大国又无力承担这样的领导责任。另外,美国对IMF的把持表明它不愿意彻底放弃自己的金融霸权地位,而新兴大国在IMF内的份额尽管上升较多,但仍缺乏实质性权力。美国的“有权无责”和新兴大国的“无权无责”是我们这个时代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难题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