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周读书札记(10月11日-10月17日)

(2010-10-18 07:5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与杂感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9期
  朱威烈:试论中国与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战略性关系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各种伊斯兰教派教义不断传入我国,其中不排队夹有带极端主义倾向的宗教主张。对这些具有极端主义倾向的宗教主张,是防堵还是疏导化解,往往是地方政府要面对的政策选择,如果处理不好,还会在伊斯兰世界引起负面反响。但不清楚作者是何主张?大概有些东西不好明说吧。
  有谁知道的说一说。

  孙若彦:拉美的反美主义
  不错的一篇文献和历史的粗线条梳理。我想可以再写另一篇文章:拉美的亲美主义形成及其与反美主义的较量。

  罗峰:美国预防性战争的逻辑
  写得挺认真,但理论新意不大。

  黄超:说服战略与国际规范传播
  他好像以前是外交学院的,依稀记得看过他的开题报告。此文应是他博士论文的一部分。这是个关于国际规范传播的细化研究,做得挺成功的。说服战略包括三部分:人道主义化框定、支持性规范联系和情感化宣传。案例用的是地雷规范和小武器规范,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对比研究。这个研究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规范倡导者的策略和技巧对其成败是很重要的。有点细节决定成败的意思。不知戴颖同学对小武器规范这段有何高见?

  左希迎:新精英集团、制度能力与国家的军事效仿行为
  形式上是比较规范的IR八股文。不过,作者的变量操作化没做好。国家制度能力的强弱、新精英力量的强弱以及军事效仿程度的高低没有指标化,使研究者无法实现观察和对比。王绍光和胡鞍钢当年在写国家汲取能力那篇文章时,就用中央财政占国家财政的比率这个指标来衡量国家汲取能力的强弱,这是个可以观察与测量的指标。左文可惜没有给出相应的指标。

    程伟:世界金融危机中俄罗斯的经济表现及其反危机政策评析
    使我们了解到一定的事实。文末说,俄罗斯在2020年将全面转向旨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新现代化建设阶段。当年苏联解体后几年,很多人都是俄罗斯底子厚,基础好,复兴也就是眼巴前的事儿,谁成想是它是越发展越落后呢?一个超级大国崩溃之后的复兴哪里是20-30年的事,得按50-100年算。
 
    张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美国和中国的角色
    高海红: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前景
    两人都是我所的经济学家。这两篇文章的经济分析大概没问题,就是政治味儿淡点儿,似乎不算特别典型的IPE文章,尽管杂志将其归在这类之下。IPE文章还是得通过分析经济问题来得出带有政治味道的结论,或者把政治变量引入经济分析当中。比如,金德尔伯格说国际经济领域中霸权国的存在有利于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又如,Drezner通过分析中美汇差的权力政治后果,得出中国的外汇储备尽管大,但不会对美国的经济政策产生多大的政治压力。它的作用在于抵挡,而不在于强制。

    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
    连看带翻。逻辑经验主义看不太懂,涉及太多的逻辑学知识与符号。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这几个国关界常提到的人物的东西看得比较细,也能看懂。scientific realism译成科学实在论有点出人意料,难道哲学界的实在论就是国关界的现实主义。总之,科学哲学的东西还是应该看一点儿,对增强科学精神有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