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之行杂记(三)

(2010-04-30 10:44:1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个人动向
    拖这么久才来个(三),是因为下述照片都是我用谭老师的入门级单反照的。她后来拿相机去了敦煌和天水,而我因种种原因未能随行,甚憾。昨天返所才拿到照片,的确比我的普通数码相机强多了。老爹看了长风厂的照片,感叹物非人非,完全认不出来了。
    老爹当年家里穷,为了让妹妹继续上学,他初中毕业后上了成都无线电工业学校(一个中专),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去了两个厂,一个是兰州的长风;一个是绵阳的长虹。1971年,长风受命援建一个湖北的三线企业(也就是我后来出生和成长的险峰厂),老爹考虑到自己是南京人,吃不惯西北的面食(当时厂里不少南方人都是这个原因去了湖北),故去了湖北的远安。长风后来显然没长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混得好,因为长虹出了个倪润峰。看来,英雄史观也不能完全抛弃。

    进入厂区的道路
兰州之行杂记(三)

    典型的老工业区的老家属楼
    兰州之行杂记(三)


    子弟小学的学生们热情地请我给她们照一张
兰州之行杂记(三)

    工作区正门。老爹说当年没这么漂亮的楼
兰州之行杂记(三)

  厂子弟小学和中学。对于子弟学校,我很不漠生。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上的子弟学校。当年的企业办社会对于远离市区甚至在山区的国防工业企业来说是无奈之举。
兰州之行杂记(三)
兰州之行杂记(三)


老爹说他当年在这楼里住过
兰州之行杂记(三)

老爹说当年安宁西路两边拿有什么楼房,全是农田。
兰州之行杂记(三)

    老工业区的一大特点就是老的多、少的也多。
    兰州之行杂记(三)

  我家早年买过一台长风出的彩电,用了很多年。
兰州之行杂记(三)


    最后发一张本次会议合影
    兰州之行杂记(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