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读书札记(8月23-29日)
(2009-08-28 15:57:13)
标签:
建构主义均势黑箱东亚杂谈 |
分类: 杂谈与杂感 |
聂宏毅的《中国在信封争端中的政策选择》实际是他博士论文的精华。宏毅与我同届,又同在总参工作,故曾为战友。中国的边境政策是个老话题了,宏毅选这么个问题那好比螺丝壳里做道场,腾挪辗转的空间极小。不想还真给他腾挪开了,这个道场做个真不赖。他验证的假设就是中国的边界政策是对扩张国强硬、对现状国宽和。俗点儿说,就是你牛我就牛,你熊我也熊。论证过程也很严谨,完全符合实证研究的要求,堪称范文。
宋伟的《国家认同与共有观念》对社会建构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国家认同和共有观念--进行了反思。共有观念,或者说规范的形成和转化是一个没有研究清楚的问题,其中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到什么不清楚。打个比方来说,共有观念的形成像个黑箱过程,我们只知道一些东西从左边进去,比如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性以及自我约束,共有观念就从右边出来了,中间怎么合成的不知道。打不开这个黑箱,现实主义者哪能承认建构主义是一种理论呢?沃尔兹说:“建构主义理论主要在一些基本不必担心自己安全的国家和人群里有些声望,例如美国和美国保护下的西欧,或者那些在大学里高枕无忧地生活的人们。”老沃真是人老笔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