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蓬溪诗选
(2020-10-13 16:25:07)
标签:
永嘉蓬溪诗选 |
分类: 谢灵运研究 |
永嘉蓬溪诗选
蓬溪古村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后裔的聚居地,自谢安公东山再起救家国于水火,先祖谢玄指挥淝水大捷后,从此谢氏名声鹊起,阳夏谢氏成为中国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祖先谢灵运之孙谢超宗,谢超宗次子谢几卿等后裔大多在朝为官,后相继迁往南京乌衣巷、河南上蔡,人称上蔡谢氏。
蓬溪谢氏先祖谢傅(蓬溪宗谱第二十九世)跟叔父谢克家(南宋副宰相)随宋室一起南渡,先至浙江居黄岩路桥,后我祖谢敷经(蓬溪第三十世)因漕运被诬隐居楠溪谢岙(东皋对面),元末明初定居蓬溪繁衍生息。
蓬溪,钟灵毓秀,民风淳朴,村上有霞港潭、卓笔峰、凤凰屿、大碏飞瀑、状元街、花墙屋、仙岩殿、康乐亭等八景。诗书传家,耕读文化底蕴深厚,历代人才辈出,共有存诗上百首。如:谢思泽 (号文波) 的《听书斋诗钞》、谢云汉的《谢云汉诗集》、谢易丁的《谢易丁诗集》、谢越尘著《逸叟闻吟录》、谢用卿的诗词等。
谢文波与瑞安孙氏家族关系密切,清末,孙氏昆仲曾与谢文波同游瑞安西岘山,孙衣言、孙锵鸣和谢文波诗歌酬唱,其乐融融。谢文波回京后,将此行告知同乡好友徐定超,徐亦诗以和之。
侍读学士孙锵鸣待逊学翁邀同
我是山栖者,年年忆故山。
老来弥契阔,近处且跻攀。
浦树黏天远,江云对酒闲。
薜萝如有旧,一笑共开颜。
何处观潮阁,风流缅宋贤。
江山犹古昔,事蹟等云烟。
衰鬓都如此,良游岂偶然。
海门东望远,浩荡白鸥天。
谢文波和诗
欲访观潮阁,闲登小岘山。
丰碑何处觅,佳句可能攀。
海浪连天碧,江鸥泛水闲。
南风消息好,浮白其开颜。
着屐寻幽胜,追随两大贤。
感怀间坠泪,图画孰凌烟。
高会追君举,佳章踵浩然。
惭无惊世句,搔首问青天。
监察御史徐定超和诗
胜日招佳客,寻幽入岘山。
兹游乐何极,高躅远难攀。
水止心俱澈,云归意共闲。
莫辞杯酒醉,长愿驻童颜。
致仕东西第,清名踵宋贤。
江山称诗酒,富贵薄云烟。
径曲草如积,郊晴花欲燃。
何时随杖履,归咏暮春天。
孙衣言答谢文波公馈雪鳗诗
长鱼双掩破霜筠,口腹平生惯累人。
向道雪鳗今始识,更无海错敌山珍。
蓬溪当代诗人谢云汉(1912-1995)诗作:
龙山赤壁一扁舟,疑是东坡到此游。
欲请严陵同把钓,好将潭月上鱼钩。
《近云山舍》
近云山舍有花墙,花卉玲珑翰墨香。
宋哲朱熹留笔迹,银钩铁划自坚强。
《仙人着棋——棋盘岩》
世事如棋局局新,汉河楚界乱纷纷。
仙人去后空磐石,继起何人来 此争?
谢灵运被害纪念
谢客胸怀旷古今,模山范水永嘉春。
乱流羞见随波鸟,孤屿欣看砥柱人。
东海扬帆诗自丽,西堂得句笔传神。
刘家社稷今何在?依旧池塘草色新。
其一
弯弯流水绕蓬溪,卓笔雄塔落翠帏。
凤屿龙山踞左右,老人笑叹白云低。
蓬溪古村坐南坡,卵石围墙古宅多。
宋世围墙留古迹,朱熹笔下有渔歌。
楠溪江采风
十月釆风览碧溪,无须策仗步如飞。
瀑多水秀滩林美,村古峰高岩石奇。
满谷松声增野趣,半窗竹韵动心扉。
峰回路转神仙境,水色山光入画奇。
北京采风团的著名诗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柳倩特地作诗答谢谢易丁:
过蓬溪赠谢老
蜿蜒绕山过,原属谢公家。
门植乌桕树,霜红二月花。
劝勤诗
谢用卿
百业经营万万千,男耕女织最为先。
广收谷麦接饥岁,多伐柴薪防雨天。
农事但从朝起早,女工唯在夜迟眠。
人生能会知如此,便是当家第一篇。
侨沪三年
谢越尘
栖身异地难归客,岁月三年转眼过。
寄语乡人问消息,别来光景竟如何
思蓬溪
谢越尘
沪上嚣尘不愿居,门前来往尽辋车。
山间饶有林泉趣,幽静清闲好读书。
蓬溪
阔别蓬溪五十年,依稀景色换云天。
长桥大道初相识,流水高山早结缘。
眼下新楼连水角,梦中古庙在溪边。
沧桑何处存陈迹,对岸高松映眼前。
蓬溪
蓬溪静谧胜桃源,卵石花墙文脉蕴。
林密山幽民俗朴,水清径曲雅姿存。
只缘康乐遗风在,亦有游人心仰尊。
清景豪情催客醉,唱吟品茗绕诗魂。
谒蓬溪康乐祠感怀
先贤遗迹众敦崇,康乐祠堂碑石丰。
耕读家风烙印在,更留古训铸心中。
咏谢文锦
楠溪山底出英豪,上海罢工怒吼高。
远赴苏联承马列,南京革命起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