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江北罗浮山题诗

(2020-07-13 18:01:46)
标签:

温州江北罗浮山题诗

分类: 谢灵运研究

温州江北罗浮山题诗

《至温州》   文天祥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诗意:

万里险途两鬓花白,回望漂泊壮心悲凉。

罗浮雪景还未欣赏,南归之心月照谁人。

只言我非王侯贵相,不再奢望返宋之日。

乘潮暂宿中川寺内,暗许护国安民之愿。

     文天祥从镇江逃出经海道,辗转四十多天,于德祐二年至温州。这首诗是他住在江心时所作,罗浮山指江北岸双塔山。此时文天祥还没到岭南罗浮山,怎能预知几年以后的事?

    郭沫若题江心来雪亭,取名自文山诗意,这亭正对江北罗浮山,罗浮雪影又是江心十景之首,郭氏认为罗浮山是当地的风光无异。

古人喜在此作画赋诗,特别是在冬天,来观雪景更属幸事,远眺罗浮,画面尤佳,此乃江心屿十景中第一佳景。清代诗人张澜题景诗曰,却疑重粉绘层峦,昨夜罗浮雪未干,......遥认梅花踩冷处,山家茅屋自团栾。今亭系1964年重建,是年郭沫若(我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历史学家,18821978)游览到此,引文天祥《北归宿中川寺》中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之诗意而命名,并亲笔题写来雪亭横额,撰写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以纪念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罗浮山下雪来未:江心屿上十景之一,为罗浮雪影。因为温州冬雪较少,人们见雪心喜,赴江心屿赏雪,实属难得快事。从来雪亭引颈北望,远眺罗浮山(在瓯江和楠溪江汇合处的西北侧,今永嘉县内)上白雪皑皑,冰封腊象,近有龟、蛇两山,白雪和双塔相映,洁净的白雪覆盖着山下高低错落的农舍,图面极佳,为江心屿十景中第一佳景。古人题景诗云:雪中望罗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唐、宋、明清有关罗浮山题诗:

《罗浮山赋》谢灵运

客夜梦见延陵茅山,在京之东南。明旦,得《洞经》,所载罗浮山事云,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罗浮。正与梦中意相会,遂感而作罗浮山赋。

曰:若乃茅公之说,神化是悉。数非亿度,道单悒幅。洞四有九,此惟其七。潜夜引辉,幽境朗日。波而乘桴。越扶屿之缅涨.上增龙之合流。鼓兰柑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国山水诗的鼻祖灵运公在永嘉郡任太守时,白天曾乘舴艋舟过瓯江登永嘉瓯北罗浮山赏景吟诗,感梦作留下了《罗浮山赋》。

永嘉瓯北罗浮山。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永嘉记》:“此山(罗浮山)秦时从海中浮来”。《太平寰宇记》记载:“罗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有塔,一峰孤峙,半浸江中,麓有亭台故址,与孤屿相望。”

《罗浮山》 张友新

 江北重峦积翠浓,

绮霞遥映碧芙蓉。

 不知末后沧溟上,

减却瀛洲第几峰。


登孤屿》宋代 杨蟠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

  叶适

浮山昔飞至,与罗合其巅。

严冬树色改,青松耀红鹃。

不种自生植,屡伐常苍然。

我病不暇耕,行复观我田。

呼扶偃蹇后,倩护龙钟先。

僮客四面集,畦畽相勾连。

敢云岁晏休,翻犁趁晴暄。

民政今古殊,忧乐岂异源。

收身卧荒刹,朗月前夜圆。

鹊懒附枝静,鼯饥嗅床穿。

为农悔不早,时发棹歌旋。


明朝 谢德琦《游罗浮山》

(一)

山入罗浮绿树多,微风不动水无波。

何当分我舟中月,共扣秋江欸乃歌。

(二)

一醉陶然借绿蓑,萧萧落木水增波。

钓舟却任风吹去,到处芦花月色多。


明朝 林梦龙《罗浮柳将军庙》

罗浮峭壁倚江寄氵脣,古庙巍峨剑履新。

月上潮声嘶战马,风摇崖树动征尘。

长怜人杰思安汉,更爱山林说避秦。

咫尺中川文信国,云旗来往不辞频。


清朝 刘德新《罗浮山积雪》

碧峰孤峙自秦时,积素凝华照水湄。

冷艳乍飘干万絮,寒光竟压两三枝。

江梅入处添山晓,海汐浮来落月迟。

如向岭南观圣概,玉人林下露冰肌。 

清朝 焦桐《罗浮夜泊即景》

霜冷夜多月,潮平沙满汀。

一声征雁起,千里冻云停。

灯火两三点,江天四五星。

片帆斜泊处,隐约数峰青。

清《岐海琐谭》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永嘉周永岱陛任主事,尽取罗浮石镶嵌会器等物,满载而归。夏仲鱼诗云:

“秋峰尚不载江山,止写临行入画间。

今日江山移得去,罗浮石山水中山。”


 清永嘉教谕陈遇春《罗浮双塔》诗云:

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千水来特特。

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

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

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

仰瞻宇宙眼界宽,对此峨峨情何极。

昔年亭榭高入云,无数好山供点笔。

至今败础与颓垣,弹指光阴空叹息。

归来西峰衔半日,去影波光天一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