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池谢池巷春草池是为了纪念康乐公而命名

(2019-08-02 13:02:05)
标签:

谢池谢池巷春草池是为

分类: 谢灵运研究

                         谢池 谢池巷 春草池是为了纪念康乐公而命名

谢池巷西起解放南路,东至中山公园西南角出口处,长440米,平均宽约12米。因巷东端有"谢池",亦称"谢公池"而得名,北宋杨蟠(约10171106),浙江章安即今临海人。北宋时曾知府温州,诗人。于此地立"谢池坊"。清朝改名为谢池巷。后来康乐公调离温州,仍不放弃他的温州宅第,而留裔孙居此,村因以名谢村。既称谢村,可知谢氏家族迁来居住者当不在少数。唐末著名诗人崔道融在乾宁二年(895)前后出任永嘉县令,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自号东瓯散人。司空图在一首寄永嘉崔道融诗中写道:

旅寓虽难定,乘闲是胜游。碧云萧寺霁,红树谢村秋。

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诗家多滞此,风景似相留。    

     诗中提到一个具体的地方是谢村,在今天谢池巷一带。唐以前可能都这么叫。谢池坊出现当在宋代,是宋代永嘉县城中的三十六坊之一,元朝曾改名亲民坊。宋代周行己(1067-1125)是永嘉学派开山祖,周行己家族居聚谢村。宋代周行已为怀念康乐公而建东山堂在谢池巷。翁卷有诗记《东山堂》:

城隅古谢村,博士草堂存。惟见烟霞起,全无市井喧。

鹳来巢木杪,龟出对蒲根。消得吟诗客,凭栏看几番。

   由以上唐宋诗歌记载可见,鹿城古谢村历史悠久,康乐公后裔在永嘉聚族而居成谢氏村庄。温州现在瑞安市澄头、永嘉县《鹤阳谢氏宗谱》记载:瑞安澄头、鹤阳谢氏南宋时迁自郡城。

《谢池巷访古怀谢公》

林家英

春草池塘萦梦思,雨中吟味谢公诗。

幽幽小巷楼头外,园柳青青掩鸟啼。

《谢池巷怀康乐公》

谢家诗

南朝岁月去悠悠,雨打风吹几度秋。

巷内谢池今安在,诗文百篇颂神州。

    清光绪年间的《永嘉县志》(温州旧称永嘉郡)所载:"谢康乐守郡,爱永嘉有东山之胜,且山水优美于会稽,乃创第凿池于积谷山下。"谢公府第落成之后,他迎眷属来住,称为"谢村",水池取名为"谢池",谢池巷也因此而闻名。

    又据《万历温州府志》记载,谢池在"积谷山麓,又名春草池。谢灵运尝憩此。池水澄湛,俗称灵池"。此谢池非春草池。可见,谢公后裔在积谷山下开凿的一个池塘,因以命名谢池。谢池长50多米,宽10多米,东岸为自然山石,有巨石十多块,或横或卧;西岸用块石砌筑,岸边建廊。清代临池建池上楼以作纪念。而原来的池上楼是在郡治旁边东公廨的温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内。

    据《万历温州府志》曰:“池上楼,在旧郡治丰暇堂北,今久已无存。或云在今城守备署中。”丰暇堂在旧郡治,即今城区东公廨。王光美《白鹿社成,诸君子集梦草池赋酬龙君善先生得扬字》:“斗酒眺倒景,相将憩西堂。岑光映兰薄,霜月流寒塘。鸣禽怀好音,宿草留馀芳。”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积谷山,西北去州子城二里。”又云:“谢公池,在州西北三里。其池在积谷山东。谢公梦惠连,得诗于此。”其实积谷山在州东南,不得云西北,谢公池在积谷山之西,不得云山之东,《太平寰宇记》皆舛,

    春草池据清朝郭钟岳《瓯江小记》中所载:“康乐登池上楼,梦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句,在今城守署地。后有一地长方约亩许,疑即谢公池。”

    温州籍考古学家夏鼐回忆温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内有一个春草池。

    池上楼系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而建。谢灵运(385-433),任永嘉郡太守,才思俊逸,诗风清新明丽,精雕细刻,辞藻华丽大气。他是我国山水诗鼻祖。《登池上楼》诗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后世引为千古佳句。所咏池上楼原址在今鹿城区东公廨清末温州中学旧址,即今温州实验中学内。清道光初,邑人张瑞溥辞官回归故里,在此购地,增筑“春草轩”、“怀谢楼”、“鹤舫”等,取名“如园”,1981年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池上楼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我市于2000年出资1000多万元重修,于次年10月对外开放。新修缮的池上楼,楼轩飞檐翘角,错落有致,院内假石花草、亭台楼阁,布置的精巧美观,引人入胜。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在东公廨的温州市实验中学校园内找到“春草池”,池边巨石上刻“春草池”三个大字,矮墙上题刻康乐公诗《登池上楼》。详见照片。

《谢池》唐朝 张又新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

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咏谢池》张天明

一泓碧水出名池,春草鸣禽谢客诗。

池上楼台依旧在,东山风景是先时?

《过谢客岩有怀康乐公》清袁枚

一梦传千古,诗人重友于。

池塘应在此,春草绿如初。

水色芙渠嫩,苔痕屐齿疏。

相传崖上篆,犹是谢公书。

春草池

 

《春草池》唐朝  张又新

谢公梦草一差微,谪宦当时道不机。

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烟柳亦依依。

《春草池》北宋 杨蟠

寂寂绿岩畔,相期无数人。

不知康乐后,池草几回春。

《春草池绿波亭》

  河南  陆仁

回塘带兰薄,曲槛映朱甍。

春雨夜初至,绿波池上生。

游鱼荡清涟,细藻承落英。

浩浩谢池思,悠悠南浦情。

日夕澹无语,燕坐望寰瀛。

《白鹿社成,诸君子集梦草池赋酬龙君善先生得扬字》

王光美

斗酒眺倒景,相将憩西堂。岑光映兰薄,霜月流寒塘。鸣禽怀好音,宿草留馀芳。

《十一月八日至永嘉署左即康乐西堂也》明朝 游朴

两越驱驰又两年,车酋轩渐近故山前。

今宵欹枕西堂畔,芳草重应梦惠连。

《春草池》清 朱彝尊

謝公去已久,空餘池上樓。春風園柳色,朝夕使人愁。

《池塘春草》清  曾儒璋

萋萋生意绕春池,梦破题诗句独奇。

屐齿久埋芳未歇,至今犹觉影迷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