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居易《读谢灵运诗》有感

(2017-07-05 17:05:59)
标签:

白居易《读谢灵运诗》

分类: 谢灵运研究

                       白居易《读谢灵运诗》有感

《读谢灵运诗》

                   唐代 白居易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白居易是唐代具有世界影响的大诗人。唐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贬任江州司马,认真研读谢公诗歌,悟到精髓。故对谢公与谢诗的评价极其中肯。他在《读谢灵运诗》中写道:谢灵运创作山水诗的动因,以及诗歌特色。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自己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内心积闷的发泄,是刘宋朝时期那个特殊政治形势中种种矛盾和斗争的反映。

我信奉进退出处是上天所定的命运。显达时为朝廷服务,困厄时退隐归田是处世原则与人生哲学。

谢公高贵的出身,显赫的家世,良好的教育,使他从小生性颖悟,才情脱俗,豁达,宽宏,可是在当世不得赏识与重用;

因而志向豪壮的名士心中苦闷郁结,才气和忧愁要有发泄的去处。

于是在江南山水中,化为山水诗,诗中有高逸的风韵和奇崛的趣味。

谢诗描写自然景物既能粗大处一定笼罩住碧海情天,又能细腻上连草木都没有漏掉。

哪里是单纯为了赏景状物呢?而是想用山水诗消解心中仕途失意的牢愁,世事穷达人生际遇的感慨。

谢诗写景不忘寄托与讽谕,因此,欣赏时不独赞赏其中名句,应是重视整体篇章,深入探索其思想底蕴。

      正因为谢灵运将巡山游水、进而模山范水作为寄托情趣、抒发心灵的渠道和手段,所以他笔下的山水诗才会显得那么清澈明净,自然可爱,且物我相融,浑然一体;所以读他的山水诗即如读他的心灵,读他的喜怒哀乐,读他的忧郁与挣扎、孤独与淡定、愤懑与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