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传奇顾况《仙游记》译文
(2016-12-22 15:11:54)
标签:
唐人传奇顾况《仙游记 |
分类: 散文 |
顾况(727—815),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字逋翁,自号华阳真逸。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或说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 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大历六年(公元771年),任永嘉监盐官,曾著有《仙游记》,描述飞云江上游李庭上山砍树,迷不知路,逢见漈水,内有农田、泉竹、果莱、廊桥、300户人家。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被贬的原因据说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在贬途经苏州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
唐代,在温州飞云江流域上游,曾经有过此类的的桃花源。据当地人和一些专家考证,“瓯闽之间”这个个仙境就是如今泰顺县的仙稔乡仙居村。这里生态良好,碧空如洗,群山逶迤,长长的廊桥宛若飞虹,静静地卧在鸳鸯溪上,犹如仙境。仙稔乡仙居村,距泰顺县城十多公里。也有人认为在雁荡山怀溪;还有人认为在泰顺县库村。唐代大诗人顾况《仙游记》的译文:
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温州人李庭带领一批人到深山老林里伐木取材,由于山林密集而迷了路,遇见了漈水(瀑布),漈水在东越的地方语言中称山上的泉水为漈。当中有人烟鸡犬的声音,于是李庭他们循着声音,渡过溪水,忽然到了一个村落,村落大约坐落在温州与福建的中间,天地之间有草木茂盛,有好的农田,泉水,竹林,果树和草药,在连着的横木上架设桥梁(廊桥),村落约有三百余户人家。村落四面环绕着高山,中间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流过,崇山倒影如墨。这里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人们非常懂得礼节,野鸟叫做鸲(亦称“八哥”),飞起来很像鹤。人们的家中只有祭祀时才宰杀,没有原因不能杀它,杀则地震。有一个族长模样的老人,被众人所信服,容貌很祥和,每年收几百匹布,用来为寒暑做准备。突然见到李庭一行后深感惊异,问他们从何而来,袁晁之乱是否已经平定(袁晁农民起义发生在公元762年,次年被平定,至这位老者问话的时候已经过去8年),现在国家形势如何,当时的朝政怎么样。李庭据实回答。因此说:愿意来这里居住吗?然而这里的地方狭窄,住不下。接着,老人把他们带回家中,被留下吃饭,期间被当做主客敬重对待。然后辞行,并在一路上作上记号。不久,李庭再次入山,欲再次拜访老人,但群山万壑,再也寻找不着上一次到过的村落。
【附録】莽墟赋
大历迷者至莽然之墟也,前山极高,犹在其下。聚首峨峨,去天无多。中有灵草,洞泉浇沙。倒壁挂松,灵莳接波。乳窦滴沥,芝房骈罗。野火不钻,枯木戛摩。阴岑胶加,流响灭华。阳冈豁寥,上景澄霞。何意万里之荒谷兮,有此数百家。此家何代,图记不载。为当去殷,为当避秦。商山老人,不为汉臣。岂知人情之险鄙,征税之愁辛。迷叟归到家,持辞不可陈。儿征防丁,女事东沤。神龙吟兮凤舞。莽墟之所,超逍遥以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