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安书帖欣赏

(2016-12-02 12:45:40)
标签:

谢安书帖欣赏

杂谈

分类: 谢安研究

谢安书帖欣赏

谢氏家族有谢安、谢尚、谢万。谢安,字安石,年四十出仕,为一代治国重臣,名声亦自不菲。王僧虔《论书》曰“谢安亦入能流,殊亦自重,乃为子敬书嵇中散诗。得子敬书,有时裂作校纸。”他与王献之之间关于羲、献孰胜的讨论在书法史上尤有影响。谢安公、谢万公书法:取法中庸之道,方圆有度,典雅而书香气濃厚,雍容大度,魏晋之風犹存,吾先人之榮耀也!谢安公《中郎帖》:此帖行笔圆转流畅,笔法纯熟,具有典雅丰腴,气度雍容的特点。

东晋谢安行书《中郎帖》:八月五日告渊、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图酷祸暴集,中郎奄至逝没。哀痛崩恸,五情破裂,不自堪忍,当奈何,当复奈何。汝等哀慕断绝,号(口兆)深至,岂可为心。奈何,奈何!安疏。《馀清斋帖》

《中郎帖》是传为东晋谢安书写的一封报丧书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痛苦不堪、难以忍受的情感。信中中郎是指谢万。升平二年(358年),谢安的哥哥谢奕去世,谢万便被任命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兼任豫州刺史。升平五年(361年),谢万卒,这是谢安书写的一封报丧书信。

中郎帖(传为南宋绍兴御书院摹本)23.3X2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谢安行书《凄闷帖》:

安顿首顿首:每念君一旦知【泉本此行有石断纹】穷,烦寃号慕,触事崩踊,寻绎荼毒,岂可为心。奈何,奈何!临书凄闷。安顿首顿首。《淳化阁帖》卷二

东晋谢安行书《六月帖》:

六月廿日具记道民【称道民庭坚谓盖事五斗米道考史王氏世事五斗米道凝之弥笃未闻安石恐当时通俗尚之案后汉张燕辈托天师道陵立祭酒治病使人出米五斗而病随愈谓之五斗米道】安惶恐言:此月向终,惟祥变在近,号慕崩恸,烦寃深酷,不可居处。比奉十七、十八日二告,承故不知,甚驰灼。太热,尊体复何如?谨白记不具,谢安惶恐再拜。【米云前帖眞后六月帖伪书】《淳化阁帖》卷二

谢安(320年-38510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太常谢裒之子、镇西将军谢尚的从弟。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并在其死后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谢安曾从王羲之学行书,他的书法非常出色,尤以行书为妙品。后世米芾曾称赞他的书法“山林妙寄,岩廊英举,不繇不羲,自发淡古。”《宣和书谱》称其“初慕羲之作草正字,而羲之有解书者。后之评其字者,亦谓纵任自在,若螭盘虎踞之势,要当人能品也。然其妙处,独隶与行草耳。此所有惟行书为多。”收录有其行书《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淳化阁帖》有《凄闷帖》、《六月帖》。《宝晋斋法帖》等丛帖中存其遗迹。

我们从《淳化阁法帖》看到谢安的行书书札《哀穷帖》《道民帖》二帖,共10行,108个字。此二帖不躁不骄,工稳处恰似楷书,于虚静中而骨力内含。介乎王、钟之间,而又不全似王、钟。没有王羲之的遒丽与钟元常的古雅,但“方圆自穷,礼法拘性”,不骄横,不野逸,别具一种安闲大度之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