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清照再嫁之谜

(2018-01-05 21:52:39)
标签:

欧南

李清照

分类: 随笔杂文

在女性诗人中,李清照在中国诗坛的影响可谓独步。在同时代,能与其颉颃者,也只有朱淑真。但从对后世的影响力来说,朱淑真是远远比不上李清照的。但就是这样一个大诗人,在《宋史》上并无其传,仅在他的父亲《李格非传》后,附有寥寥数语:“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幸亏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写了《金石录后序》,写了他们夫妻的生活,才给后人留下了比较详细的资料。

李清照的生活由于时代突变,前后分为两个时期,南渡前和丈夫,金石家赵明诚琴瑟和谐,是一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南渡后,赵明诚的逃难中不幸去世,惨遭离乱变故的李清照,从此进入了晦暗,忧愁的时期,而她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就写于这段时期。

突遭变故的李清照,在赵明诚去世后,又经历了一次短暂的婚姻。但由于传统观念作祟,李清照是否真的再嫁过,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一直到现代,都有学者否认李清照再嫁,认为是宋人出于党争、政治的诬陷。那么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段公案。

最早为李清照再嫁“辩诬”的是明朝的徐兴公,他的论据是:宋朝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所记载的“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狯之下才”是谬妄不足信的。而李清照写《金石录后序》的时候,已经是52岁了(实际是51岁)的老人了,何况李清照的名门之后,郡守之妻,是不可能再嫁人的。言之凿凿,但根本拿不出任何证据,完全凭主观臆断。而及后清朝的朱彝尊、王渔洋,现代的缪钺、黄墨谷等,都持此类相似的观点,极尽可能的为这个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漂白。尤其是朱彝尊,前后校勘《金石录》达十余次,一而再,再而三的为李清照改嫁辩诬,不遗余力的要还李清照之“清白”。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和李清照同时代的宋朝人,是如何记载李清照再嫁之事的。前面说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的,原文是:“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狯之下才。’传者无不笑之。“

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远离故土,漂泊南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再嫁张汝舟,无论从心理,情理上都合情合理。但恰恰是这种心理,让她看错了张汝舟。张汝舟只是觊觎李清照的金石财物,不但不照顾李清照,还虐待她。李清照在忍无可忍之际,以“妄增举数入官“为由,向官府告发张汝舟欺瞒上级,贪污虚报。结果官司打赢,张汝舟发配柳州。但按照当时的法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官司赢了,自己也要坐二年牢。为了脱离苦海,李清照也是不顾这些了,可见张汝舟给她带来的伤害有多么深。结果,还是綦处厚帮了李清照的忙,綦是宋高宗面前的红人,在他的帮助下,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释放回家。

事后,李清照给綦处厚写了一封致谢信《投内翰綦公崇礼启》,里面详细的诉说了他和张汝舟结婚,受骗、被虐待的经过。此信收录在赵彦衡的《云麓漫钞》中,此书出版于宋开禧二年,离李清照去世只有半个世纪,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

除了李清照的信,和当时人的记载,在王灼的《碧溪漫志》也有记载说:“赵死,(李清照)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依。”虽然王灼对李清照词的评价不高, 但也不至于无中生有的造谣诬陷李清照再嫁。何况此书成书于1149年,李清照尚在人间。而在南宋时代,除了胡仔,王灼,另有晁公武、洪适、陈振孙等多家之说,说明李清照改嫁之事。难道前人都是无中生有的捏造,倒是后人目光如炬,发现前人诬陷造谣的证据,这难道合乎情理吗?

事实上,在宋朝,寡妇再嫁,也是稀松平常之事。不仅北宋名臣范仲淹,南宋权臣贾似道的母亲改嫁过,即使是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母亲也曾改嫁过,只是后来徒子徒孙们为维护祖师爷的声誉,把它删除了罢了。自从理学兴盛后,明清一代,妇女守节更是严格,所谓“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成为束缚妇女的工具。而从李清照改嫁一事中,反映最为激烈的是清朝的刘声木,他在《苌楚斋随笔》一书中,谴责李清照说:“清照原为礼部郎提点京东刑狱李格非女,湖州守赵明诚之妻,母夫两家,皆雅好文学,而竟为此寡廉鲜耻之事……可谓不知人间有羞耻事矣!“

把李清照的改嫁一事上升到道德高度,加以责难,让人不寒而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