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拍立得镜头里的诗意时光

(2014-05-26 14:52:46)
标签:

欧南

塔可夫斯基

摄影

杂谈

分类: 随笔杂文

拍立得镜头里的诗意时光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说:“究竟什么是光韵呢?从时空角度所作的描述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毋庸置疑,摄影就是这种独一无二的显现,它既有触摸不到的距离感,但又是如此的贴近。在人们摁下快门的那一刻,瞬间将时光凝固起来,有些像西游记里金角大王用来收取孙悟空的羊脂玉净瓶那样,封存了时光,一旦打开后,鲜活的人物风景又会重现眼前。

 

拍立得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显得有些遥远的名字。它流行的时间并不长,其实是照相机的一个过渡性产品。我们这代人很多人都见过,却未必有幸被拍过,在我们的时代,拍立得是个奢侈品,它最常见的地方,是在旅游风景区,由于一次成形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常常被用作商业用途。

 

前苏联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这本摄影集,即是用拍立得留下的一个时代的影像记忆。当年拍立得刚开始流行,他和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都迷上了拍立得,经常拿着它,寻找他所想要的风景,令时光停驻。而这本薄薄的小册子里,分别收入了塔可夫斯基在前苏联时期和流亡意大利后所拍的照片。

 

塔可夫斯基常令我感觉被一层缠绵的忧伤所缠绕,这种气质或许遗传自他的父亲,诗人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或许也是来自于俄罗斯特殊的地理环境。阴郁的天空,终年的飘雪,在俄罗斯人身上刻下了阴郁的情绪。我们可用通过拉赫马尼诺夫的音乐和蒲宁的散文来感受到这种绵长的忧伤气息。塔可夫斯基继承了这种民族的血液,他电影中的镜头语言有着鲜明的“塔式”风格,人物的景象往往被一大片黑暗包裹,或者在空旷的场地中,依稀散落着几个身影,透着无助,忧伤和孤独。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用景正是塔可夫斯基高明的地方,他通过景传达深挚的情感。

 

拍立得因为取景狭窄,表现范围有限,一般的摄影师是不太会用它来拍艺术作品的。它实质上只是给不会拍照的人玩玩的。但大师毕竟是大师,塔可夫斯基用它来玩,就能玩出感觉,玩出艺术来,这其实是源于艺术家独特的视角感觉。这些照片让我赞叹的是对光和光雾的运用,在模模糊糊的景象中,有着无法用具体语言表达的诗性意境。清晨蒙蒙雾气中一首孤零零的小船,依稀可见的小木屋,光晕笼罩下的模糊远景前坐着一条孤单的狗,强烈的阳光下空无一人的墓地,一排排竖起的墓碑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坐在教堂的长凳上祈祷的男人,四周是一片黑暗,唯独在他的周围亮着些许的光。这些镜头无不在表达一种信息,一种对生命不可知的疑惑,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但我们究竟知道了什么?正如书中配上的塔可夫斯基简短的诗句中所说的那样:

 

“然而,我们并不需要知道!我们得去爱,去相信。”

 

这是一种诗性的表达方式,塔可夫斯基的摄影都不是简单的具象陈述。而是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他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疑惑,对无法留住的时光的追忆。当我们年老的时候,伤感的恐怕不止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逝去往事的记忆,这些记忆会告诉我们,往事既存在过,又无形的消失了,它们真的存在过吗?这终将是我们年老时无法避免的,对于时光的感怀!

 

这些用拍立得留下的作品,它的意义或许就如书中序言中所说的:“这些影像留给我们一种神秘而诗意的感受,一种与事物永别的哀伤。仿佛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想要尽快将自身的愉悦传递给他人。它们是拿来分享的事物,而不只是使他那停住时光的心愿成真的方法。那感觉像是,深情的惜别。”

 

影像的目的就是为了留下记忆,凝固记忆,这既是对逝去往事的眷恋,也是给后人穿越的一把钥匙,当你拿着钥匙打开那扇门的时候,你会看到消失的时光又回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