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派蒂邦:巴洛克时期的咏叹调

(2013-05-29 20:13:13)
标签:

欧南

派蒂邦

歌剧

杂谈

分类: 碟评

http://s1/mw690/60bd2bebg7c95d56e9af0&690

    不久前听过一张派蒂邦的《意大利巴洛克咏叹调》,这张《巴洛克时期的咏叹调》可谓是她的姊妹篇,同样由马尔孔指挥,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管弦乐团伴奏。这虽然又是一张巴洛克时期的专辑,但是选曲非常特别,除了亨德尔、涅布拉、夏庞蒂埃、拉莫、普塞尔等人的作品外,还有一些不知作者是谁的佚名作品。说实话,以上的这些作曲家的名字都知道,但对他们作品的了解则相对比较少了,亨德尔和普塞尔了解的多些,拉莫看过他的一部歌剧,对他的了解还是早年看卢梭的《忏悔录》时留下的印象。至于夏庞蒂埃,了解更多的是生于19世纪的居斯塔夫·夏庞蒂埃,他以描写拉丁区生活的歌剧《路易丝》享誉世界。至于这位马克-安托尼·夏庞蒂埃,那是只知其名,不曾听过他的作品。也难怪,西方音乐浩如烟海,随着对西方音乐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无知。我想,即使花一辈子的时间去了解西方音乐,所得的不过也是一鳞半爪,更何况一个巴赫,或者莫扎特、海顿就够你了解一辈子了。

 

俗话说,无知无畏,理解多了就会敬畏,就会有肃然起敬的虔诚,这是文化的自觉。苏东坡曾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又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玩笑中透着无奈。当然,这都是书读多了的感受。简单是快乐,做人其实应该像龚琳娜,一首《忐忑》不嫌多,更要添上《法海你不懂爱》、《金箍棒》让人在吃饭时万万不能听的“神曲”,以免一泻千里的尴尬。但重要的是她玩的很快乐,赚的快乐,这就够了。文化的价值其实也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它并不值钱。伟大的词典编纂家,学者约翰逊博士,因为饱尝缺钱的痛苦,因此在自己编写的英语词典中也忍不住发几句牢骚,可见文人,文化命运的不堪了。

 

啰嗦几句就此打住,只要看客们不嫌就好。至于派蒂邦的演唱,在《意大利巴洛克咏叹调》中已经写过,不再唠叨了。派蒂邦灵巧的声线很适合演唱巴洛克时期,具有华丽装饰风格的咏叹调。我们现在流行所谓的跨界,就是不顾嗓音特点胡乱的串戏,被浮躁的时代牵着鼻子走,所以就有戏曲演员争相去唱音乐剧,不会表演的白丁凭着几分姿色争先恐后的杀向银幕。不伦不类是我们现在每天会遇到的生活常态,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以,从这点来看,派蒂邦就非常值得倾佩了,她懂得利用自己的长处,干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不因为要讨好听众,刻意录制他们熟悉的曲目。好比厨师做菜、鞋匠打桩、心无旁骛,令人称赞。

 

这张唱片虽然多是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唱段,但都非常的优美动听,很多曲目带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比如贝利的歌曲《我是个疯狂的人》,英国民歌《绿袖子》婉转优雅,嘤嘤动人,而古乐队的伴奏更像是一阵徐徐飘来的轻风,清新怡人。如果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评价的话,这张专辑可谓是一张健康自然的“绿色音乐”,透着一股遥远时代的古风,让人心怡。

 

专辑中收录最多的作品是夏庞蒂埃,除了一首轻盈雅致的小曲《在林中无惧》,还有他的歌剧《美狄亚》中的三首作品。很多人或许熟悉凯鲁比尼的歌剧《美狄亚》,这多亏了卡拉斯的功劳,而夏庞蒂埃的这部歌剧知道的人则不多了。夏庞蒂埃是吕利同时代作曲家,由于吕利在宫廷独揽大权,夏庞蒂埃被排挤。夏庞蒂埃曾经和莫里哀合作多年,在意大利作曲家风行的时代,夏庞蒂埃和拉莫一样,是少数几个有影响的法国本土作曲家之一。《美狄亚》是夏庞蒂埃现存唯一完整的一部歌剧,完成于1693年,可谓是老古董了。个人觉得这是一张非常出色的专辑,和她的另一张《意大利巴洛克咏叹调》一样,适合喝下午茶的时候悠闲的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夜行老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