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吃蚕豆

(2010-04-16 02:14:31)
标签:

欧南

蚕豆

杂谈

分类: 随笔杂文

五月吃蚕豆

    又到了吃蚕豆的季节,对南方人来说蚕豆既是廉价的美味,又是很珍贵的一道菜,说它廉价是因为价格极为低廉,而说它珍贵却是每年只能吃一次。虽然蚕豆前后上市的时间约为二个月,但真正吃蚕豆的黄金日子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这个时候的蚕豆是最嫩的,吃口糯、软,非是一般寻常的菜蔬可以比。

 

蚕豆也就是鲁迅在的文章中经常描写的“罗汉豆”,鲁迅描写了童年时期去看“社戏”的时候和伙伴们一起在船上煮“罗汉豆”的那种令人神往的经历,这也许是他最值得记忆的往事了。

 

蚕豆在江南遍地都是,且蚕豆的生命力非常的强,一般在河岸边、公路两旁的泥地上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一般在初冬的时候将种子撒下去即可,它会自然的生长而无须像其他农作物一样时常的要去打理它。蚕豆的生命力虽然顽强,但也只是一季,让人感觉造物主悭吝,好的东西仿佛都是令人遗憾的,不像野草那样,你不让它长它却偏要成长,在石头缝里、在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能发现它窜出的身影,简直让人无可奈何。

 

上海的蚕豆分为客地豆和本地豆两种,客地豆大多都是从安徽来的,一般的上海人都不爱吃,嫌其吃口太老,又有些木。而近几年又有了一种日本豆,估计是用日本引进的种子种植的,这种豆白而大,吃口比安徽豆要好一些,只是糯性不够;最好的就是上海本地的蚕豆了,而本地蚕豆又以“三林塘”哪里产的最好,豆形小而圆,通体碧绿,在刚上市的时候像翡翠一般见之使人生爱,而吃口更是糯、甜是至美之物。现在也有在暖房中生长的蚕豆,在超市中冷冻包装的,但我基本上是不吃的,味同嚼蜡,就像现在人工养殖的大黄鱼那样,自然之物一旦违背其本性的话难免使人望之怅然。

 

我感觉一切在天地中自然生长的东西都是美味,而蚕豆的煮法是最简单不过了,只需在烧开的油锅中加葱花、盐、水稍加一煮就可上桌,就是再不会烧菜的大老爷们也是一看就会,而无须费力地去学烧菜,这真是自然的赐予,连烧煮也是如此的自然,相比于那些要用多道工序完成的“艺术菜”,比如著名的“松鼠鲑鱼”,蚕豆可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了。

 

据说吃蚕豆也会得“蚕豆病”,严重的会头晕、恶心和发烧。这使我感到非常的奇怪,因为我至今没有见过吃蚕豆生病的人。不过自然之物相生相克也并没有特别,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吃菠菜会过敏,使人不敢相信。但我的祖母不吃蚕豆倒是真的,祖母住在乡村,出门就见蚕豆却从来不曾吃过它。据父亲说,祖母嫌蚕豆脏故此不吃,这多少有些牵强,也许是祖母为不爱吃所找得借口吧!或者是祖母以前吃的时候有过不适的感觉,这都是我的猜测,因为是长辈不敢多问只能存疑了。

 

古人曾云:“四美具”,四美是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是人间难得的赏心悦目的事情。而我也常常觉得,在五月凉风微微吹拂的时候,和一二友人在傍晚的夕阳下,小坐阳台,无须其他菜肴,只要蚕豆、黄酒、微风、闲话可比古人之“四美”。其中蚕豆是难得的一景,如短暂的夕阳,花开即落。

 

吃蚕豆每年就是一次,而一个人如果活八十岁的话,一生能吃到这种美味的也就是八十次,可见生命的短暂。所以每年蚕豆上市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要吃,也许这也是一种变相的珍惜生命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休和尚诗
后一篇:花山录音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