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弘一法师塔

(2009-08-01 01:27:27)
标签:

欧南

弘一法师

李叔同

虎跑

杂谈

分类: 随笔杂文

    弘一法师塔

 

    由于前一天去灵隐寺遇雨扫兴而归,但第二天清晨却是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我决定带父母去虎跑看看。

 

    离上一次去虎跑已有4年了。那一年由于饭店经营不善,我将饭店转让给了隔壁的四川人,那四川人对我的那块门面觊觎以久,但知道我真的打算转让后却拼命的压低价钱。朋友曾为此忿忿不平,但我感觉反正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再说,我对开饭店早已厌倦之极,巴不得早些脱手。

 

    饭店转让后,心情不免灰暗,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而除了胡思乱想和毫无目的的悠悠荡荡以外,对赚钱的门道一窍不通。也许我命里和钱无缘,也和事业无缘,看见别人唾沫星子乱飞的大谈理想我常常觉得不可思议。

 

    那一年我到杭州一出车站就直奔虎跑,一来是我到杭州没有去过虎跑,二来也想去看看弘一法师的灵塔。一晃4年过去了,我还是像个闲人那样的对每天重复的时光感到茫然,对生命的不可琢磨的状态感到困顿。

 

    虎跑的清幽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尤其是在雨后的清晨,信步在山间的小路,那份幽静和清朗的空气更能使人忘记尘世的喧嚷,仿佛身处另外一个清凉的世界。而巧的是我两次去虎跑都是在雨后。

 

    在我看来虎跑由于有了弘一法师而使我倍感亲切,诚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样,松尾芭蕉有俳句云:“何处落时雨,僧人提伞归”,他仿佛就是弘一法师的形象,在寂寂无声的山林间留下一抹枯瘦的身影,淡然一生。

 

    弘一法师的灵塔在虎跑的最深处,由丰子恺先生在1953年和法师生前的好友等共同倡议建造,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了,当时的友人如今也已纷纷作古,使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常。

 

    等我们来到弘一法师的灵塔的时候,看见有两个中年妇女在塔的前面放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些瓜果菜蔬。开始我还以为是在此摆摊做生意的本地村妇,但近前一看才知道是来祭奠法师的信徒。她们看见我们仿佛也显得很高兴,尤其是看见我的女儿更有些兴奋,一边拉着我的女儿去参拜,一边说:“法师可是好人啊!让他多保佑你”。唬的女儿面红耳赤的。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们的加入还是其他原因,哪个中年信徒显得特别的兴奋,一边把桌子上的供品放在灵塔上,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叔公啊!这是我们这里的××食品,你要多吃点啊!”

   “叔公啊!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多教导我啊!”

 

    从中年妇女口口声声称弘一法师为“叔公”,我感觉可能是法师以前同修的再传弟子,而看情景也是特别的虔诚。但看着桌上一大堆供品和中年妇女口中的念词我不免有些皱眉,弘一法师以苦修警戒世人,就是在生前也不曾享受过这么“丰盛”的大餐。我想如果弘一法师在天之灵看见弟子们的这种参拜或许也会凄然一笑。想起高僧常让信徒多念佛号,也是不忍之意吧!人间的事情大多是说不清楚的,也就无需多说。

 

    从弘一法师的灵塔下来便到了以疯僧流传于民间的济公和尚的“济颠塔院”,最高兴的还是女儿,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给济公磕头。这对孩子来说是他熟悉的朋友,也是他喜欢亲近的人。

 

    走下山去,在石凳上和母亲闲聊,我感觉这是一个奇妙的结合,在同一个地方,一个以“疯僧”的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另一个却是“苦行僧”,以自己的道德、修行为世人所敬仰。两人的性情完全相反但都是有道的高僧。正在琢磨之中,母亲的一句简单的结论提醒了我。母亲说,也许弘一法师就是济公的转世,因为他们在俗时都姓李。

 

    我听了不禁莞尔一笑,也许吧!母亲是个简单的家庭妇女,对琢磨不透的东西常常就用这种不合逻辑的、神秘的道理来解答自己的疑惑,也可以安心的睡觉了。而我们却时常要求得一个正解,但真的有正解吗?这也许正是我迷惑的原因。既然人生有参不透的话头,那就姑且信一回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